患者女,32岁,因“活动后心悸20年”来诊。查体:体重46 kg;R 26次/min,HR 100次/min,右上肢BP 110/61 mmHg,右下肢BP 130/56 mmHg,四肢经皮脉搏氧饱和度均为100%,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2/6级柔和杂音。ECG:窦性心律,HR 100次/min。超声心动图:右心大,左心室舒张末径30 mm,房间隔连续性中断7 mm,左向右分流,室间隔连续性完整,右房室瓣收缩期见少量分流,余瓣膜正常。胸部X线片:双肺血多,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略膨隆。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体外循环开始时,平均动脉压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出入量不平衡,腔静脉引流量多于动脉灌注流量 B:血液稀释导致血液黏滞度下降及血管活性物质快速稀释,血管张力下降,外周阻力下降 C:搏动血流消失,微循环血液淤滞,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D:合并其他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肺静脉异位引流等,造成血液分流,使动脉灌注流量不足 E:腔静脉引流不畅,影响动脉灌注流量 F:小儿血容量较少,缓冲能力差,当预充液温度过低或pH不当时,易造成心缩无力,使血压下降
心输出量(CO)与肺循环关系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CO减少而(Pa)保持不变,有主动的肺血管收缩 B:CO增加而(Pa)不变或降低时,有主动的肺血管扩张 C:CO增加高于肺动脉压(Pa)增高时,PVR D:CO增加时肺血多 E:CO增加时肺自身调节功能加强
女性,50岁,主诉心前区疼痛并放射至左肩,吸气时疼痛加重,坐位减轻,伴有发热,寒战,血压110/80mmHg,心率110次/分,律齐,体温38.5℃,其他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ST段抬高(除aVR),入院后第3天患者的血压下降,静脉压升高,出现颈静脉曲张及休克。
此患者最重要的处理应为( )
A:强心,利尿治疗 B: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C:抽血作细菌培养 D: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E:急诊心包抽液
男性,28岁,主诉心前区疼痛并放射至左肩,吸气时疼痛加重,坐位减轻,伴有发热,寒战,血压110/80mmHg,心率110次/分,律齐,体温38.5℃,其他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S-T段抬高(除aVR),入院后第3天患者的血压下降,静脉压升高,出现颈静脉曲张及休克。
此时最重要的处理应为
A:强心,利尿治疗 B: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C:抽血作细菌培养 D:急诊心包抽液 E: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某男性患者,26岁,因车祸导致肱骨骨折在全身麻醉下行骨折固定。既往体健。麻醉中患者血压逐渐下降至90/50mmHg,查Hb60g/L,中心静脉压5cmH
O。加快输液后血压上升至108/64mmHg。为提升红细胞压积,输注浓缩红细胞400ml,10分钟后患者血压再次降低至75/40mmHg,手术医师诉渗血增加。查中心静脉压8cmH
O。
在进一步诊断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皮疹 B:血红蛋白尿 C:D-二聚体水平升高 D:心动过速 E:中心静脉压升高
某男性患者,37岁,身高171cm,体重70kg,25天前行"二尖瓣置换术"。因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再入院,心率110次/分,血压110/60mmHg,中心静脉压10cmH
O,脉搏血氧饱和度92%。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急性左心衰竭、肺动脉__、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心外科准备直接从急诊入手术室再行"二尖瓣置换术"。
开胸过程中患者心率100次/分,平均动脉压60mmHg,中心静脉压6cmH
O,脉搏血氧饱和度98%。
A:降心率减少氧耗 B:保持现在状况继续观察 C:加深麻醉降心率 D:给缩血管药提血压 E:多给液体
某男性患者,37岁,身高171cm,体重70kg,25天前行"二尖瓣置换术"。因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再入院,心率110次/分,血压110/60mmHg,中心静脉压10cmH
O,脉搏血氧饱和度92%。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急性左心衰竭、肺动脉__、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心外科准备直接从急诊入手术室再行"二尖瓣置换术"。
手术结束后关胸,患者心率110次/分、平均动脉压67mmHg,中心静脉压4cmH
O,脉搏血氧饱和度100%,Hb70g/L,哪项处理最为适宜
A:适度降心率 B:保持现在状况不变 C:适度输浓缩红细胞 D:适度输血降心率 E:加大镇静、镇痛
某男性患者,53岁,57kg。13年前无明显原因感劳累后心悸、气短,因近一个半月症状明显加重,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入院。体检:T37.5℃,RR20次/分,P118次/分,BP95/60mmHg。颈静脉怒张,听诊两中下肺野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心前区舒张期杂音及剑突下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4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经检查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室率144次/分,心房纤颤;胸部X平片:双肺淤血,肺动脉主干扩张,左房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增厚、钙化,交界部粘连,开放明显受限,关闭时少量反流。瓣口面积0.8cm
,三尖瓣回声偏强,开放正常关闭欠佳。心导管检查示右房压17mmHg,肺动脉压63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23mmHg,心输出量2.2升/分;血气分析pH7.25,PCO
35mmHg,PO
78mmHg,BE-7.5。
针对该患者的麻醉处理,以下正确的是
A:由于患者每搏量较小,为了维持相对正常的心输出量,应将心率控制得略偏快些 B:避免过度通气以防诱发肺动脉__危象 C:不宜使用作用强的扩血管药物 D:不宜使用导致组胺释放的药物 E:术中宜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及时了解体循环阻力及肺血管阻力情况 F:当出现低血压时,在兼顾容量、强心处理的同时,首选的升压药为去氧肾上腺素
心输出量(CO)与肺循环关系哪一项是错误的()
A:CO增加高于肺动脉压(P增高时,PVR B:CO减少而(P保持不变,有主动的肺血管收缩 C:CO增加而(P不变或降低时,有主动的肺血管扩张 D:CO增加时肺血多 E:CO增加时肺自身调节功能加强
心搏出量与心排血量有什么不同()
A:心搏出量在数值上与心排血量相等 B:心率不变时,心搏出量增大反而使心搏出量减低 C:心排血量是心搏量乘以心率,心搏量是每次心搏的排血量 D:心搏量大于心排血量 E:心排血量不乘以心率,心搏出量需计算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