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2岁,因“发热伴腹痛2个月”来诊。粪呈稀糊状,1~2次/d,有时带黏液,血丝。伴体重减轻。查体:口腔黏膜溃疡;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腹部B型超声:右下腹肠管呈节段性病变。

结肠镜检查:右半结肠呈节段性炎症改变,有鹅卵石样外观并多次活检。可确诊为克罗恩病的病理改变是

A:瘘管形成 B:全层性炎症 C:纵行溃疡 D:肛门病变 E:非干酪样肉芽肿

患者女性,右下腹痛,腹泻,果酱样大便10天,无里急后重感。结肠镜检示升结肠黏膜面多处糜烂,出血。

活检镜下如图所示:结肠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2,3为溃疡底或边缘高倍镜下图。正确的诊断是 ( )

A:慢性结肠炎 B:溃疡性结肠炎 C:结肠阿米巴病 D:结肠细菌性痢疾 E:Crohn病

 患者女,35岁,十二指肠乳头下方3 cm处发现一个直径约1.5 cm肿块,呈息肉状生长。切面见肿块淡黄色,位于黏膜下,与周围界限欠清;表面黏膜大多光滑,中央可见浅溃疡形成。

关于小肠胰腺异位,叙述错误的是

A:最多见于空肠Meckel憩室 B:多位于肠黏膜下 C:胰腺腺泡和导管为主要成分 D:胰腺导管和平滑肌构成主要成分 E:可发生急,慢性胰腺炎及胰岛细胞瘤

 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部不适3个月”来诊。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病变而手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回肠末端一约5 cmx4 cm不规则溃疡型病变,周围肠黏膜肉眼观察尚正常。

切面见坏死,周围肠壁质地偏韧。光镜:表面黏膜溃疡,肠壁大片坏死,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并可见少量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聚集。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溃疡性结肠炎 C:淋巴瘤 D:假膜性肠炎 E:Crohn病

某男性患者,41岁,近4个月常感右下腹痛,伴间隙性腹泻,粪便呈糊状,无脓血便,食欲减退。查体:T37.5℃,消瘦,右下腹压痛(+),似可扪及边界欠清晰包块,杵状指。Hb89g/L,WBC12.5×10/L,ESR46mm/h,PPD试验:(-)。X线钡餐示回肠多处肠腔狭窄,边缘不整齐,病变之间肠曲正常。继以塘皮质激素和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

下列有关肠道Ga炎症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特异性鉴别肠道炎性病灶与非炎性病变 B:影像结果不受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影响 C:24小时后肠道显像不易受干扰 D:对于发热病程超过2周炎症病灶的探测优于In-WBC E:若24小时影像肠道无异常浓聚,则表示肠道无炎性病灶存在,无需加做48小时显像。

某男性患者,74岁,反复发作黏液脓血便伴左下腹痛3年余。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否认疫水接触史。PE:T37.8℃,HR95次/分,贫血貌,心肺(-),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Hb70g/L,WBC11.5×10/L,其中N72.5%,L24.8%,ESR38mm/h,CRP45mg/L,PPD试验(1:10000):(-),结核芯片:LAM抗体、38kD及16kD抗体均阴性,大便常规:RBC(+),WBC(-),多次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血CEA及CA199均正常水平。X线钡灌肠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粗乱,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

临床行Tc-HMPAO-WBC肠道炎症显像,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无需肠道准备 B:图像质量优于In-Oxine-WBC显像 C:在静脉注射显像剂后1、4和24小时进行显像,使用低能通用型平行孔准直器 D:2h后消化道内无明显放射性浓聚 E:可评价肠道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治疗效果 F:抗生素治疗对显像诊断的阳性率影响甚大

某男性患者,46岁,近9个月常感右下腹痛,伴间隙性腹泻,粪便呈糊状,无脓血便。查体:T37.5℃,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似可扪及边界欠清晰包块。Hb92g/L,WBC11.5×10/L,ESR46mm/L,TB-Ab:(-)。X线钡餐示回肠多处肠腔狭窄,边缘不整齐,病变之间肠曲正常。临床拟诊克罗恩病,继以糖皮质激素治疗。

有关肠道Ga炎症显像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对于发热病程超过2周炎症病灶的探测效果好于Tc-WBC B:24小时后肠道显像易受干扰 C:影像结果易受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影响 D:无法特异性鉴别肠道感染性病变与非感染性病变 E:若24小时影像肠道无异常浓聚,无须加做48小时显像

某男性患者,34岁,反复发作性右下腹部疼痛伴间断性腹泻5年。查体:重度营养不良,血红蛋白60g/L,右下腹可触及包块;肠镜下见:肠黏膜卵石样变。临床诊断:克罗恩病。

患者入院后低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5次/d,无脓血便,肠镜检查和活检显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肠腔狭窄,不完全肠梗阻。该患者宜选择的营养治疗是

A:清流食 B:低脂半流 C:无渣半流 D:要素饮食 E:胃肠外营养

某男性患者,41岁,近4个月常感右下腹痛,伴间隙性腹泻,粪便呈糊状,无脓血便,食欲减退。查体:T37.5℃,消瘦,右下腹压痛(+),似可扪及边界欠清晰包块,杵状指。Hb89g/L,WBC12.5×10/L,ESR46mm/h,PPD试验:(-)。X线钡餐示回肠多处肠腔狭窄,边缘不整齐,病变之间肠曲正常。继以糖皮质激素和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

有关肠道Ga炎症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特异性鉴别肠道炎性病灶与非炎性病变 B:影像结果不受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影响 C:24小时后肠道显像不易受干扰 D:对于发热病程超过2周炎症病灶的探测优于In-WBC E:若24小时影像肠道无异常浓聚,则表示肠道无炎性病灶存在,无需加做48小时显像。

某男,24岁,反复发作黏液脓血便伴左下腹痛3年余。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否认疫水接触史。PE:T37.8℃,HR95次/分,贫血貌,心肺(一),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Hb70g/L,WBC11.5×10/L,其中N72.5%,L24.8%,ESR38mm/h,CRP45mg/L,PPD试验(1:10000):(-),结核芯片:LAM抗体、38kD及16kD抗体均阴性,大便常规:RBC(+),WBC(-),多次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血CEA及CA199均正常水平。X线钡灌肠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粗乱,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

临床行Tc-HMPAO-WBC肠道炎症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无需肠道准备 B:图像质量优于In-Oxine-WBC显像 C:在静脉注射显像剂后1、4和24小时进行显像,使用低能通用型平行孔准直器 D:2h后消化道内无明显放射性浓聚 E:可评价肠道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治疗效果 F:抗生素治疗对显像诊断的阳性率影响甚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