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8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2个月”就诊。B超提示“子宫肌瘤”。腹腔镜下行子宫肿瘤切除术。巨检:碎肌性组织9 cmx7 cmx5 cm,肿块灰白,质稍软,质地均匀,部分可见边界。)

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建议是

A:低度恶性,建议扩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 B:高度恶性,建议广泛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淋巴结清扫 C:生物学行为不能确定,建议单纯肿瘤切除 D:生物学行为不能确定,建议子宫切除 E:良性肿瘤,不需其他治疗 F:良性肿瘤,有可能复发,建议随访

患者男性,24岁。右肾上腺肿瘤。查体一般情况好,心率110次/分、律齐,血压160/100mmHg,两肺听诊清晰,其他检查均正常,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瘤切除

肿瘤切除后出现呼吸困难应考虑 ( )

A:神经损伤 B:胸膜损伤引起的气胸 C:麻醉平面过高 D:血压下降 E:辅助药物的作用

患者男性,24岁。右肾上腺肿瘤。查体一般情况好,心率110次/分、律齐,血压160/100mmHg,两肺听诊清晰,其他检查均正常,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瘤切除

肿瘤切除后血压过低下列哪项处理是对的 ( )

A:多巴胺静滴 B:麻黄碱静滴 C:补充血容量 D:补充血容量+去甲肾上腺素静滴 E:去甲肾上腺素静滴

患者右腮腺区恶性肿瘤,行局部扩大切除及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术区未于口腔相通。

考虑缝合后,其引流物的放置应为

A:放置引流物,局部加压包扎即可 B:应放置24~48小时引流,必要时延至72小时以上 C:暂不放置引流物,以后根据创口愈合情况考虑是否放置引流物 D:引流物放置于皮下即可,不必置于较深层部位 E:引流物放置可从任意方向放入,不必考虑重力和体位因素

肿瘤切除后,5年治愈率是指

A:肿瘤切除后5年,局部未复发,但有远处转移,所有病人的百分比 B:肿瘤切除后5年,病人健在的,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C:肿瘤切除后5年未复发的病人,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D:肿瘤切除后5年未到医院就诊的 E:肿瘤切除后5年,无远处转移,但局部发生结节,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患者右腮腺区恶性肿瘤,行局部扩大切除及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术区未于口腔相通。

考虑缝合后,其引流物的放置应为

A:放置引流物,局部加压包扎即可 B:应放置24~48小时引流,必要时延至72小时以上 C:暂不放置引流物,以后根据创口愈合情况考虑是否放置引流物 D:引流物放置于皮下即可,不必置于较深层部位 E:引流物放置可从任意方向放入,不必考虑重力和体位因素

某女性患者,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有关纵隔肿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腺瘤、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发生率居纵隔肿瘤前三位 B:100%胸腺瘤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C:大多数为良性,但可恶性变 D:纵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肿瘤,明确其部位与表面情况 E:纵隔肿瘤主要行手术切除治疗 F: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

某男性患者,44岁,右侧嗜铬细胞瘤,拟全麻下行右肾上腺切除术。术中游离肿瘤时,突然出现血压上升。

肿瘤切除后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是

A:补充葡萄糖量不足 B:胰岛素分泌增加 C:糖异生增加 D:麻醉过深 E:基础代谢率增加

肿瘤切除后,5年治愈率是指()

A:肿瘤切除后5年未复发的病人,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B:肿瘤切除后5年,局部未复发,但有远处转移,所有病人的百分比 C:肿瘤切除后5年未到医院就诊的 D:肿瘤切除后5年,病人健在的,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E:肿瘤切除后5年,无远处转移,但局部发生结节,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