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13年前因甲状腺肿物行甲状腺左叶全切除,右叶次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3年前发现左颈部外侧肿物。甲状腺增强CT显示左颈侧方淋巴结肿大;细针穿刺怀疑转移。
手术治疗,行改良型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
A:Horner综合征 B:饮水呛咳 C:声音嘶哑 D:耳部感觉障碍 E:吞咽困难
一女性患者,诊断为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在颈丛麻醉下行一侧甲状腺全切,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第2天突然发生窒息,手足持续痉挛
此时首要的操作是:
A:检查引流管通畅与否 B:拆除颈部伤口缝线,检查有无积血 C:气管切开 D:立即静脉注射10%氯化钙20ml E:立即喉检查
一女性患者,诊断为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在颈丛麻醉下行一侧甲状腺全切,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第2天突然发生窒息,手足持续痉挛
预防此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是
A: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应紧贴甲状腺上极 B: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靠近颈总动脉 C:保留腺体要适当 D:术中常规作气管切开 E:必须保存两叶腺体背面部分
患者男,51岁。咳嗽伴头痛3个月。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双下肺背侧胸膜多发局限性增厚。脑MRI示枕骨占位伴骨质破坏。既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右叶全切及左叶大部分切除术,术后以优甲乐替代治疗。
若患者行胸腔镜肺活检证实为腺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原发性腺癌TTF-1和转移性腺癌TTF-1几乎都阳性 B:甲状腺癌肺转移TTF-1阳性,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TTF-1阴性 C:甲状腺癌肺转移TTF-1阴性,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TTF-1阳性 D:甲状腺癌肺转移及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均阳性 E: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甲状腺球蛋白阳性,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患者甲状腺球蛋白阴性
患者男,51岁。咳嗽伴头痛3个月。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双下肺背侧胸膜多发局限性增厚。脑MRI示枕骨占位伴骨质破坏。既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右叶全切及左叶大部分切除术,术后以优甲乐替代治疗。
若患者行胸腔镜肺活检证实为腺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原发性腺癌TTF-1和转移性腺癌TTF-1几乎都阳性 B:甲状腺癌肺转移TTF-1阳性,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TTF-1阴性 C:甲状腺癌肺转移TTF-1阴性,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TTF-1阳性 D:甲状腺癌肺转移及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均阳性 E: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甲状腺球蛋白阳性,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患者甲状腺球蛋白阴性
患者,女性,28岁,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入院时体温37℃。脉搏101次/min,血压130/70mmHg,拟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按常规服碘剂。
该患者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呼吸困难 B:喉返神经损伤 C:喉上神经损伤 D:甲状旁腺损伤 E:甲状腺危象
患者,女性,28岁,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入院时体温37℃。脉搏101次/min,血压130/70mmHg,拟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按常规服碘剂。
患者术前服用碘剂的目的是
A:抑制甲状腺素分泌 B: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C:减慢心率 D:增加体重 E:稳定情绪
患者女,40岁。发现右颈部肿物2个月,生长迅速,无腹泻,面部潮红等表现。查体:右侧甲状腺单发结节,质硬,大小约5cmx4cm,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如病理报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又无远处转移表现。可采取的治疗为
A:患侧全切+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 B:患侧腺体全切 C:患侧腺体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D:患侧全切+峡部切除 E:患侧腺体全切+峡部切除 F:术后外放射治疗 G:患侧腺体次全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H:结节切除术 I:患侧全切+峡部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J:术后内分泌治疗 K:术后内放射治疗
某男性患者,31岁,右侧甲状腺单发结节,质硬,生长迅速,近一周伴声音嘶哑,ECT示右甲状腺冷结节。
如病理报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又无远处转移表现,应采用的术式是
A:患侧全切加颈部淋巴结清除 B:患侧全切,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 C: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 D:患侧腺体大部切除,峡部切除 E:患侧腺体大部切除加颈部淋巴结清除
某女性患者,29岁,3年前开始出现怕热、多汗、多食、消瘦。甲状腺Ⅲ°肿大。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拟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此患者术前心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A:大于120次/分 B:100~120次/分 C:小于90次/分 D:60~80次/分 E:小于6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