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0岁,因“发热,头痛18 d,昏迷2周”来诊。18 d前出现低热,咽痛,体温37.8 ℃,无其他不适,按上呼吸道感染处理。3 d后头痛逐渐加重,无明显恶心,呕吐,家属发现患者精神,情绪异常,出现__,幻觉,奇特的行为及口周不自主抽动。1周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很快昏迷。在当地行胸部X线片,颅脑CT均未见异常,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测
可能的诊断有(提示“颅内感染”(具体资料不详)。予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治疗1周无好转,高热40 ℃左右,并持续昏迷,遂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 39.4 ℃,BP 120/90 mmHg;浅-中度昏迷,颈抵抗,双侧视盘水肿;咽,喉未见异常;心,肺未见异常;四肢刺激可动,双侧巴宾斯基征(-),凯尔尼格征(+)。)
A: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肠道病毒性脑炎 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F:抗NMDA受体脑炎 G:桥本脑病 H: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I:线粒体脑病 J:脑肿瘤
患者女,30岁,因“发热,头痛18 d,昏迷2周”来诊。18 d前出现低热,咽痛,体温37.8 ℃,无其他不适,按上呼吸道感染处理。3 d后头痛逐渐加重,无明显恶心,呕吐,家属发现患者精神,情绪异常,出现__,幻觉,奇特的行为及口周不自主抽动。1周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很快昏迷。在当地行胸部X线片,颅脑CT均未见异常,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测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颅内感染”(具体资料不详)。予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治疗1周无好转,高热40 ℃左右,并持续昏迷,遂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 39.4 ℃,BP 120/90 mmHg;浅-中度昏迷,颈抵抗,双侧视盘水肿;咽,喉未见异常;心,肺未见异常;四肢刺激可动,双侧巴宾斯基征(-),凯尔尼格征(+)。 提示 血常规提示感染;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正常;血培养示阴沟杆菌;2次骨髓穿刺(-);免疫全套无特殊;乳酸丙酮酸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测,抗甲状腺抗体及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正常。脑脊液:压力230 mmH2O,WBC 77x10
/L,RBCx10
/L,蛋白0.74 g/L,余正常;细菌培养(-),ANTI-PPD(-),墨汁染色(-),HSV1 IgM(+)。3次EEG:颞区周期性棘(尖)波伴高波幅慢波。颅脑CT,MRI(增强):左侧颞叶病变。)
A: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肠道病毒性脑炎 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F:抗NMDA受体脑炎 G:桥本脑病 H: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I:线粒体脑病 J:脑肿瘤
患儿,男,7岁,2月份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6小时。体查: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粘膜有散在瘀点,瘀斑,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血象:WBC15.0x10
/L,N0.95,L0.05,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但不作腰椎穿刺检查,其原因是考虑 ( )
A:患儿年龄小,不合作 B:对治疗无帮助,不必要 C:容易诱发脑疝 D:无脑膜刺激征 E:此时脑脊液多为正常,对诊断无参考价值
患儿,男,7岁,2月份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6小时。体查: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粘膜有散在瘀点,瘀斑,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血象:WBC15.0x10
/L,N0.95,L0.05,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次日头痛加剧,频繁呕吐,体查:颈部抵抗,克氏征阳性,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蛋白2.0g/L,氯化物112mmol/L,糖0.55mmol/L。结合上述临床表现,本病应考虑 (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患儿5岁,2月份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呕吐1天。查体: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黏膜有散在瘀点,瘀斑,颈软,脑膜刺激征(-)。
次日患儿头痛加剧,频繁呕吐,查体:颈部抵抗,克氏征阳性。化验血象WBC14.8x10
/L。N95%,L5%,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蛋白2.0g/L,氯化物112mmol/L,糖0.55mmol/L。综合上述临床表现,本病应考虑
A:流行性出血热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患女,2岁6个月,因发热、头痛伴有呕吐就诊,需做腰椎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腰椎穿刺前首先应做的护理准备是
A:固定患儿于屈曲位 B:向患儿家长说明腰椎穿刺的目的、意义及操作的安全性 C:皮肤消毒 D:准备好腰椎穿刺包 E:做好术中协助工作
某男患儿,7岁。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6小时。身体评估: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黏膜有散在瘀点、瘀斑,颈软,脑膜刺激征(-)。血常规:白细胞15×10
/L,中性粒细胞95%,淋巴细胞5%,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人次日头痛加重,频繁呕吐。身体评估:颈强直,Kernig征(+)。脑脊液检查:蛋白2g/L,氯化物112mmol/L,糖0.55mmol/L。本病应考虑为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某男性患者,36岁,因“发热、皮疹、头痛伴频繁呕吐1d”来诊。查体:T39.5℃,P112次/min,R22次/min,BP125/72mmHg;脑膜刺激征(+)。
关于病情观察,叙述正确的有(提示患者头痛剧烈,无缓解,呕吐频繁,体温持续升高,出现高热惊厥。)
A:监测生命体征 B:准确记录出、入量 C:记录患者呕吐的量、颜色及性状 D:观察患者面色变化 E:记录患者惊厥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 F: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