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3岁。急性腹膜炎术后7天。发热,为弛张热,伴乏力,盗汗,纳差,右上腹,肋下持续性纯痛,深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重。腹部B超及CT示肝右叶上方,膈肌下见6cmx4cm液气平面,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
如决定行切开引流,为防止脓液流入腹腔再次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最主要的措施是
A:进入脓腔分离时,不要破坏粘连层 B:切开引流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 C:选择合理切口,显露充分 D:吸净脓液,低压灌洗后留置负压引流 E:麻醉效果良好,便于操作
女性,28岁。腹痛,低热消瘦,腹泻3年,近1个月加重。右下腹痛较明显,有时可出现上腹及脐周痛,自觉进餐后可诱发腹痛及便意。查体:右下腹5cmx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
进餐可诱发腹痛及便意,主要是由于进餐引起
A:刺激胃酸分泌增加 B:肠梗阻加重 C:胃回肠反射或胃结肠反射 D:牵涉痛 E:可能并发肠穿孔
患者,男,32岁,5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阴囊肿块,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导致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
腹外疝术后,对患者正确的要求是
A:24h后可床边活动 B:2d后可户外散步 C:半月后可恢复轻工作 D:3个月内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 E:不可从事体力劳动
患者男性,28岁。8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腹股沟肿物,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10小时前因提重物肿块又出现,伴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体检示右阴囊红肿,可见一梨状肿块,平卧后肿块不消失。
腹外疝术后,对患者正确的要求是
A:24小时后可床边活动 B:2天后可户外散步 C:半个月后可恢复轻体力工作 D:不从事体力劳动 E:3个月内不宜从事重体力活动
男性,26岁,反复上腹痛4年,常于秋冬换季时加重,饥饿时加重,餐后可缓解。
该患者2小时前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最可能发生了
A:消化道穿孔 B:消化道出血 C:消化道梗阻 D:胆石病 E:急性胰腺炎
男性,26岁,反复上腹痛4年,常于秋冬换季时加重,饥饿时加重,餐后可缓解。
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选择的检查是
A:血尿淀粉酶 B:腹部超声 C:立位腹部X线平片 D:卧位腹部X线平片 E:胃镜
某男孩,2岁半,脐部可复性软组织包块,无嵌顿史,直立或加腹压时包块明显,无压痛,还纳腹腔后可及脐环为1.0cm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脐疝 B:白线疝 C:脐膨出 D:脐炎 E:腹裂
某女,29岁。腹痛、低热消瘦、腹泻3年,近1个月加重。右下腹痛较明显,有时可出现上腹及脐周痛,自觉进餐后可诱发腹痛及便意。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
进餐可诱发腹痛及便意,主要是由于进餐引起
A:刺激胃酸分泌增加 B:肠梗阻加重 C:胃回肠反射或胃结肠反射 D:牵涉痛 E:可能并发肠穿孔
男,24岁,反复上腹痛4年,常于秋冬换季时加重,饥饿时加重,餐后可缓解。
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选择的检查是
A:纤维胃镜 B:腹部超声 C:胃肠钡餐 D:立位腹平片 E:胃液胃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