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因“腹部饱胀,纳差”来诊。查体:上腹部触及包块。胃镜:胃体部前壁占位,局灶性黏膜溃疡。大体检查:肿瘤5.8 cmx6.9 cm,切面灰白,灰红色,界限清楚。组织学检查:肿瘤由胖梭形细胞组成,条索状排列,部分呈变性坏死。细胞核分裂象5个/50HPF。
对判断本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有
A:发生部位为胃 B:CD117 阳性 C:肿瘤大小 D:核分裂象数目/50HPF E:肿瘤坏死 F:血管数量
患者男,53岁,左臀部皮下发现孤立性肿块3年,肿块直径约3.5 cm。大体检查:肿瘤卵圆形,边界清楚,似有纤维性包膜,质硬,切面呈灰白色石灰样。
关于该肿瘤的预后,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不复发 B:局部复发率达50% C:转移率达40% D:低度恶性或中间型肿瘤 E:病死率高
患者男,42岁,因“头痛3年,进行性加重6个月”来诊。颅脑MRI:左顶部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肿瘤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中线结构右移。术前患者肢体活动正常,无其他系统并发症,术前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神经外科患者应进行的术前评估包括
A:颅内压情况 B:糖尿病 C:呼吸道通畅情况 D:循环情况 E:自主神经功能情况 F:肿瘤大小及位置
患者男,42岁,因“头痛3年,进行性加重6个月”来诊。颅脑MRI:左顶部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肿瘤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中线结构右移。术前患者肢体活动正常,无其他系统并发症,术前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关于术中输液,叙述正确的有
A:以输注胶体液和血液制品比晶体液更适宜 B:可使用清蛋白 C:可使用低渗溶液 D:可使用高分子量羟乙基淀粉 E:可大量输液 F:可输葡萄糖溶液,以补充能量
患儿,女,7岁,因舌下部疼痛就诊。其母诉患儿3天前双手轻度发热,双足及面部出现水疱,数日前,其4岁的妹妹手足均出现水疱。查体:手足及颜面部可见数个比较硬的水疱,一部分糜烂,舌腹有孤立的溃疡
该病的病原体是
A:柯萨奇A-16型病毒 B:柯萨奇A-4型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螺旋体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9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双额为主,5天前发作时较剧烈,疼痛呈阵发性,伴有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喷射状,无抽搐发作。当地医院CT检查示:额部肿瘤;MRI检查:双额镰旁肿瘤。肿瘤质地均匀,明显,与大脑镰粘连紧密。起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声音嘶哑,无多饮,多尿,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入院体查:双侧瞳孔等园等大,视乳头水肿。
颅内肿瘤病人出院后出现以下哪些指征时应及时就诊?
A:头痛,头昏 B:恶心,呕吐 C:抽搐 D:不明原因持续高热 E:肢体乏力 F:肢体麻木 G:手术部位发红,积液,渗液等
某男性患者,51岁,因“舌溃疡3个月,疼痛加重伴异物感1周”来诊。3个月前进食时咬伤舌左侧缘,遂形成溃疡,迁延不愈;近1周局部疼痛加重,进食时明显,受伤部位有异物感。查体:一般情况可;左侧颈部Ⅱa区触及1枚直径2 cm淋巴结,轻压痛;舌左侧缘中1/3处可见直径2.5 cm菜花样肿物,未累及口底、舌根,伸舌居中。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征象。全麻下行舌左侧缘肿物切除+左颈淋巴结改良清扫术。术后病理:舌左侧缘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侧切缘净,基底切缘距肿瘤3 mm;淋巴结转移4/26,其中Ⅰb区1/5,Ⅱa区2/5(其中1枚包膜外受侵),Ⅱb区1/4,Ⅲ区0/6,Ⅳ区0/6。术后伤口恢复好。
除上述放射治疗的原因外,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的指征还包括
A:T3/T4期 B:切缘不净 C:肿瘤侵犯大血管、淋巴管 D:脉管瘤栓 E:病理为低分化或未分化 F: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某女性患者,42岁,右乳癌术后2年。1个月前右颈部锁骨上触及一包块。查体:右颈部锁骨上触及一约1.0cm×1.5cm淋巴结,无压痛。心肺检查(-)。多次查血CA-153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PD试验:(-)。拟行
Tc-MIBI亲肿瘤显像以进一步评估右颈部包块性质。
有关
Tc-MIBI亲肿瘤显像方法,正确的是
A: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 B:选用患乳同侧肘静脉注射显像剂 C:准直器常规选用低能高灵敏度型 D:
Tc-MIBI放射化学纯度应超过80% E:采用公式[延迟相比值(T/NT)-早期相比值(T/NT)]/延迟相比值(T/NT)计算肿瘤滞留指数
某女性患儿,7岁,因舌下部疼痛就诊。其母诉患儿3天前双手轻度发热,双足及面部出现水疱,数日前,其4岁的妹妹手足均出现水疱。查体:手足及颜面部可见数个比较硬的水疱,一部分糜烂,舌腹有孤立的溃疡
该病的病原体是
A:柯萨奇A-16型病毒 B:柯萨奇A-4型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螺旋体
喉部CT扫描体位,仰头目的在于
A:病人舒服 B:头不易动 C:便于定位 D:喉室打开 E:防止下颌骨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