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69岁。丙肝后肝硬化24年。2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淡漠,行为反常,扑翼样震颤阳性,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血氨230μmol/L。诊断:肝性脑病。

目前认为导致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A:血氨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 B:大脑对中性氨基酸的摄取 C:酪氨酸学说 D:色氨酸学说 E:γ-氨基丁酸/苯二氮类神经递质学说 F:假性神经递质 G:球-管平衡学说 H:苯丙氨酸学说 I:长链脂肪酸学说 J:短链脂肪酸学说

患者男,48岁。有肝硬化病史8年,最近出现腹水而在家休息,4天前开始解黑便,今天淡漠少言,反应迟钝就诊,怀疑有肝性脑病可能。

肝性脑病患者用乳果糖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糖的供给,保护肝脏 B:导泻 C:抑制肠道细菌繁殖 D:改变肠道pH E:抑制血氨形成

患者,男,56岁,肝硬化。因使用大剂量排钾利尿剂后,并发肝性脑病,出现烦躁不安,夜间失眠,定向力和理解力均障碍。

该患者的肝性脑病处于

A:前驱期 B:昏迷前期 C:昏睡期 D:浅昏迷期 E:深昏迷期

患者,男,56岁,肝硬化。因使用大剂量排钾利尿剂后,并发肝性脑病,出现烦躁不安,夜间失眠,定向力和理解力均障碍。

该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关键是大剂量利尿后引起了

A:肠道氨吸收增加 B:脑血供不足 C:肝脏血供进一步减退 D:低钾血症 E:低钠血症

男性,48岁,有肝硬化病史8年,最近出现腹水而在家休息。4天前开始解黑便,今天淡漠少言,反应迟钝来就诊,怀疑有肝性脑病可能。

肝性脑病患者用乳果糖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糖的供给,保护肝脏 B:导泻 C:抑制肠道细菌繁殖 D:改变肠道pH E:抑制血氨形成

男性,55岁,早已确诊肝硬化腹腔积液。1周前呕血,黑便,近日淡漠少言,反应迟钝,似有肝性脑病的可能。

肝性脑病患者用半乳糖苷-果糖的主要作用是

A:改变肠道pH,减少血氨吸收 B:增加糖的供给,保护肝脏 C:抑制肠道细菌繁殖 D:导泻 E:抑制血氨形成

某男性患者,69岁。丙肝后肝硬化24年。2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淡漠,行为反常,扑翼样震颤阳性,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血氨230μmol/L。诊断:肝性脑病。

目前认为导致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A:血氨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 B:大脑对中性氨基酸的摄取 C:酪氨酸学说 D:色氨酸学说 E:γ-氨基丁酸/苯二氮类神经递质学说 F:假性神经递质 G:球-管平衡学说 H:苯丙氨酸学说 I:长链脂肪酸学说 J:短链脂肪酸学说

请回答以下有关肝性脑病的提问。

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有

A:感染 B:高蛋白饮食 C:碱中毒 D:酸中毒 E:上消化道出血 F:手术 G:服用胺盐 H:大量放腹水

请回答以下有关肝性脑病的提问。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现下列哪些临床表现提示存在肝性脑病

A:兴奋、躁动 B:意识障碍、嗜睡 C:双手扑翼样震颤 D:腹泻 E:可嗅到肝臭味 F:腹水增多 G:定向力障碍

请回答以下有关肝性脑病的提问。

对肝性脑病病人适宜的护理措施

A:防止坠床 B:经口插入三腔管 C:观察大便性质及颜色 D:使用缓泻剂 E: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F:0.2%肥皂液灌肠促进大便排出 G:定时翻身、保护皮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