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5岁,重症肌无力病史7年,在内科长期口服抗胆碱酯酶药治疗,肌无力症状时轻时重。近来感觉呼吸日渐费力,经CT检查发现胸腺瘤,经讨论后拟手术切除胸腺瘤。
提问:该患者麻醉前访视除常规了解病情外,还应特别注意哪些情况?
A:有无突眼征 B:胸腺瘤的性质 C:口服抗胆碱酯酶药的品种,剂量 D:复习影像学资料,了解气管有无受压及受压情况 E:估计气管最狭窄处和门齿的距离 F:了解体位变化对患者呼吸的影响
患者女性,35岁,重症肌无力病史7年,在内科长期口服抗胆碱酯酶药治疗,肌无力症状时轻时重。近来感觉呼吸日渐费力,经CT检查发现胸腺瘤,经讨论后拟手术切除胸腺瘤。
提示:CT和气管X线片均证实患者气管受压较严重,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决定择期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胸腺瘤切除术。提问:为确保该患者能安全顺利插入气管导管,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应急预防措施?
A:采用表麻,镇静,保留自主呼吸下插管 B: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C:准备足够长度和硬度的气管导管 D:有条件时可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气管内插管 E:准备气管切开的器械和技术力量 F:如果患者不能合作,可采用快诱导插管
患者男,56岁。1年前右上肢略感酸困乏力,做精细动作时感右手稍笨,写字变慢,但字迹尚清楚。近6个月右手偶有不自主抖动,静止时明显;行走时右下肢沉重,拖步。左侧肢体无异常。无认知障碍。目前考虑诊断为帕金森病早期。患者自觉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仍未接受药物治疗。
关于该患者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
A:新诊断的患者应尽可能不用药物治疗,以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B:一旦诊断应立即开始对症治疗 C:选用药物时既应考虑到药物的疗效,也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D: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至症状完全得到控制为止 E: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肝,肾功能变化 F:治疗初期应先选择单药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适当增加剂量或换用其他类型的药物 G:治疗初期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患者男性,55岁。急性重症胰腺炎行保守治疗,第15天出现尿少,24小时尿量为100ml,血钾5.8mmol/L,心率为125次/分,血压为98/60mmHg,呼吸频率为26次/分,体温为38.6℃。
目前该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25%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3~5U)200ml,缓慢静脉滴注 B:机械通气 C:物理降温 D:血液净化 E:手术治疗
某女性患者,44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于2年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Ⅲ级,2.5 cm×2.0 cm×2.0 cm, 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0/32。全面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术后接受6个周期的紫杉醇(泰素)和表阿霉素化学治疗,后定期随访。
对该患者所接受治疗的评价为
A:治疗得当 B:应行扩大根治手术 C:术后应采用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D:术后化学治疗应做12个周期 E:应给予术后放射治疗
某男性患者,25岁。在心理治疗会谈时表现为:约见时经常迟到,常对医生的学识提出质疑或对其建议提出反驳意见,凡事挑剔怪罪于他人,不完成治疗阶段布置的家庭作业却有一大堆理由,讨厌别人对他提任何要求,对是否接受治疗迟迟不作决定。
其治疗原则包括
A:以间接的方式告知患者治疗范围 B:不要设定限制 C:阐明后果 D:不提供选择 E:以上都对
某女性患者,36岁。因"重症肌无力"收治入院。护士遵医嘱给予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并告知患者应定时检查某些内容,及早发现不良反应。
患者入院治疗一周。夜里突发呼吸肌严重无力,不能维持正常换气功能时。患者这种情况称为
A:继发性呼吸衰竭 B:脑干损伤 C:重症肌无力危象 D:重症肌无力综合征 E:胆碱能危象某患者,因疑有颅内动脉瘤,医生开处脑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