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瘀血可以引起
A:肺漏出性出血 B:肺褐色硬化 C:肺癌 D:肺结节病 E:none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
关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C: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此时肺总通气量可不减少 D:PaO
降低而PaCO
不升高 E:可见于气道阻塞,总肺泡通气量降低而肺血流量未减少时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
肺内病变导致肺泡通气/血流>0.8,可见于
A:肺不张 B:肺水肿 C:肺动脉栓塞 D:慢性支气管炎 E:大叶性肺炎
患儿女,6个月。发热,咳嗽5天,拒食,双下肢水肿,尿少2天入院。出生后反复患肺炎3次,平时汗多。体检:反应差,发育欠佳,体重3kg,唇周发绀,心率160次/分,呼吸60次/分,心界扩大,心音低钝,二尖瓣区可闻及I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部闻及细湿啰音,肝脏肋下3.5cm,质中缘钝,双下肢水肿明显。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内膜增厚。
引起水肿,尿少的主要原因
A:充血性心力衰竭 B:急性肾炎 C:肺炎 D:肝硬化 E:电解质紊乱
某男性患者,68岁,60kg。因"左肺癌"拟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中经探查后改行左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过程约9h,术中单肺通气,氧合较满意。术中出血900ml,术中输血1200ml,人工胶体液1000ml,晶体液4200ml,术中尿量约1200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常规入ICU监护治疗。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参数PEEP
19cmH
O,PEEP
5cmH
O,频率12次/分,FiO
45%),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后5h后呼吸机模式由双水平正压通气改为自主呼吸模式。术后12h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脉搏氧饱和度由98%~100%降至85%~90%。查体:T38℃,P120次/分,R33次/分,BP110/63mmHg。患者烦躁,右肺听诊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查血气pH7.42,PaCO
35mmHg,PaO
55mmHg,SaO
86%。查血常规:WBC14×10
/L,N89%,Hb100g/L,Plt120×10
/L。查白蛋白29g/L,肝酶、肾功能、电解质基本正常。ECG:窦速。胸部X线片:左肺切除术后改变,右侧肺水肿。行肺动脉导管检查:CVP11mmHg,平均肺动脉压42mmHg,PAWP7mmHg,CI4.0L/(min·m
)。
导致该患者出现肺水肿的原因最可能是
A:急性肺部感染 B:心源性急性肺水肿 C:氧中毒性肺水肿 D:复张性肺水肿 E:与一侧全肺切除后液体负荷过多有关
肺挫伤为( )
A:X线胸片呈肺野磨玻璃样变或面纱征 B:X线胸片呈多发边缘锐利、密度均匀高密度影 C:X线胸片呈一侧胸腔一片致密均匀阴影,纵隔向健侧移位 D:X线胸片呈纵隔气肿,大量气胸 E:X线胸片呈心影明显增大,心脏各弧消失
挫伤是由()引起的
A:皮肤被粗糙物摩擦所致的表面损伤 B:是钝力作用于身体某一部位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 C:是因尖细锐物刺人人体所致 D:是由锐器切人人皮肤所致
关于肺挫伤,以下错误的是
A:肺挫伤的病理为肺间质和肺实质内液体渗出 B:X线表现为不规则的片状实变影 C:病变多在受伤后6小时左右开始出现,24~48小时开始吸收 D:损伤的肺组织按肺段、肺叶分布 E:如伤后48小时不吸收反而发展,提示继发感染可能
瘀血不会引起( )。
A:瘀血性的水肿 B:组织细胞缺氧 C: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D: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