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 2.30x10
/L,Hb 70g/L,WBC 3.5x10
/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 46x10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 )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 2.30x10
/L,Hb 70g/L,WBC 3.5x10
/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 46x10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
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 ( )
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男性,45岁,主诉乏力6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5cm。RBC3.6x10
/L,HGB100g/L,WBC150x10
/L,PLT300x10
/L。分类:原粒0.03,早幼粒0.03,中幼粒0.1,晚幼粒0.4,杆粒0.34,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3年后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加重,脾大,脾肋下6cm。HGB80/L,WBjC200x10
/L,PLT1000x10
/L。骨髓检查:原粒0.12,早幼粒0.3,嗜碱性粒细胞0.25,应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 D:慢性粒细胞自血病急单变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存
男性,32岁,乏力,纳差,左上腹饱胀感3个月来诊。体检:胸骨下段轻压痛,脾肋下5cm,质地坚实,无压痛。化验:Hbllog/L,WBC62x10
/L,血小板180x10
/L,分类早幼粒细胞0.03(3%),中幼粒0.15(15%),晚幼粒0.20(20%),杆状粒0.25(25%),分叶核0.23(23%),嗜酸细胞0.07(7%),嗜碱细胞0.02(2%)。拟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下列哪项检查有助于确定慢粒的诊断
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B:骨髓检查 C:Ph染色体检查 D:腹腔B超 E:单克隆抗体检查
某男,21岁,自幼贫血,脾脏明显肿大。查:血清总胆红素75μmol/L,直接胆红素7μmol/L,血红蛋白75 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8%,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显示脆性增高,HbF和Hb&比例正常
应诊断为
A: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B:G-6-PD缺乏症 C:8海洋性贫血 D:α海洋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某男,21岁,自幼贫血,脾脏明显肿大。查体:血清总胆红素75μmol/L,直接胆红素7μmol/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8%,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显示脆性增高,hbF和Hb比例正常
应诊断为
A: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B:G-6-PD缺乏症 C:β海洋性贫血 D:α海洋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某男,41岁,例行正常体检时发现脾大达肋下5cm,化验血白细胞升高达60×10
/L,临床疑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以下不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是
A:血白细胞增高,大于20×10
/L B:血涂片见原始粒细胞达8% C:血涂片见嗜酸和嗜碱粒细胞增多 D:NAP呈阴性反应 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达15%
某男,41岁。渔民,居于血吸虫流行区,常有饮生水不良习惯,持续高热3周,弛张热40℃,伴腹胀有黏液性大便每天2~3次,肝肋下2cm,脾1cm,血白细胞3.0×10
/L,中性粒细胞0.55,淋巴细胞0.4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零,伴咳嗽。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日本血吸虫病 B:伤寒 C:疟病 D:败血症 E:粟粒性结核
粒红比例减低常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增生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