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细菌肠炎的最主要治疗是
A:使用止泻药 B:使用肠黏膜保护剂 C:使用有效抗生素 D:使用止吐药 E:使用微生态制剂
引起侵袭性肠炎的细菌不包括
A:鼠伤寒沙门菌 B:产毒性大肠杆菌 C:志贺菌 D:侵袭性大肠杆菌 E:空肠弯曲菌
某男性患者,74岁,反复发作黏液脓血便伴左下腹痛3年余。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否认疫水接触史。PE:T37.8℃,HR95次/分,贫血貌,心肺(-),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Hb70g/L,WBC11.5×10
/L,其中N72.5%,L24.8%,ESR38mm/h,CRP45mg/L,PPD试验(1:10000):(-),结核芯片:LAM抗体、38kD及16kD抗体均阴性,大便常规:RBC(+),WBC(-),多次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血CEA及CA199均正常水平。X线钡灌肠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粗乱,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
临床行Tc-HMPAO-WBC肠道炎症显像,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无需肠道准备 B:图像质量优于
In-Oxine-WBC显像 C:在静脉注射显像剂后1、4和24小时进行显像,使用低能通用型平行孔准直器 D:2h后消化道内无明显放射性浓聚 E:可评价肠道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治疗效果 F:抗生素治疗对显像诊断的阳性率影响甚大
某细菌属于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属,能够在4℃生长,所致胃肠炎称为"冰箱病"。
该病原菌为
A:鼠伤寒沙门菌 B:蜡样芽胞杆菌 C:猪霍乱沙门菌 D:黏质沙雷菌 E: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某细菌属于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属,能够在4℃生长,所致胃肠炎称为"冰箱病"。
该菌除主要引起胃肠炎症状外,其次的临床类型为
A:尿道炎 B:脑膜炎 C:败血症 D:急性胆囊炎 E:扁桃体炎
某男,24岁,反复发作黏液脓血便伴左下腹痛3年余。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否认疫水接触史。PE:T37.8℃,HR95次/分,贫血貌,心肺(一),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Hb70g/L,WBC11.5×10
/L,其中N72.5%,L24.8%,ESR38mm/h,CRP45mg/L,PPD试验(1:10000):(-),结核芯片:LAM抗体、38kD及16kD抗体均阴性,大便常规:RBC(+),WBC(-),多次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血CEA及CA199均正常水平。X线钡灌肠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粗乱,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
临床行
Tc-HMPAO-WBC肠道炎症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无需肠道准备 B:图像质量优于
In-Oxine-WBC显像 C:在静脉注射显像剂后1、4和24小时进行显像,使用低能通用型平行孔准直器 D:2h后消化道内无明显放射性浓聚 E:可评价肠道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治疗效果 F:抗生素治疗对显像诊断的阳性率影响甚大
引起侵袭性肠炎的主要细菌有
A: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B:空肠弯曲菌 C:耶尔森菌 D: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沙门菌属
引起侵袭性肠炎的细菌不包括()
A:志贺菌 B:鼠伤寒沙门菌 C:侵袭性大肠杆菌 D:产毒性大肠杆菌 E:空肠弯曲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