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4岁。1年多来常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性左胸前区疼痛,多次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心电图负荷试验的适应证是
A:变异型心绞痛 B:劳力性心绞痛 C:梗死后心绞痛 D:心肌梗死急性期
5个月男婴儿,发育迟缓,近半个月来发作性屈颈弯腰,每次持续数秒,常连续发作数次,每天均发作,睡前睡后发作最密集。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失神发作 B:局限性运动性发作 C:复杂部分性发作 D:良性婴儿肌阵挛癫痫 E:婴儿痉挛症
5个月龄男婴儿,发育迟缓,近半个月来发作性屈颈弯腰,每次持续数秒,常连续发作数次,每天均发作,睡前睡后发作最密集。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失神发作 B:局限性运动性发作 C:复杂部分性发作 D:良性婴儿肌阵挛癫痫 E:婴儿痉挛症
某男性患者,55岁,因“间断发作心悸、心前区不适,紧张或劳累后加重1周”来诊。近1周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常感颈部僵硬,头晕、眼花、乏力、失眠。吸烟史30年。父亲死于高血压、脑出血,母亲患糖尿病。查体:T 36.4 ℃,P 85次/min,R 18次/min,BP 150/100 mmHg。
患者初步诊断包括(提示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 mmol/L,糖耐量试验餐后2 h血糖为12 mmol/L;其他检查均正常。)
A:高血压 B:糖尿病 C:心绞痛 D:失眠 E:颈椎病 F:过度劳累
某男性患者,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
心肌灌注显像(静态及负荷)的表现应为
A: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后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下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侧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前壁可逆性放射性缺损
某男性患者,51岁,2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Ⅰ导、aVL导联ST段水平压低0.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
病人治愈后半年出现胸痛,闻及心包摩擦音,伴发热,此时考虑下列哪种情况可能性最大?
A:感染性心包炎 B: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C: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 D:心肌梗死后综合征(Dressler综合征) E: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功能不全
某男性患者,51岁,2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Ⅰ导、aVL导联ST段水平压低0.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
半年后病人再次心绞痛发作,诊断为
A:梗死后心绞痛 B:初发型心绞痛 C:变异型心绞痛 D:劳累型心绞痛 E:卧位型心绞痛
某男性患者,55岁,因“间断发作心悸、心前区不适,紧张或劳累后加重1周”来诊。近1周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常感颈部僵硬,头晕、眼花、乏力、失眠。吸烟史30年。父亲死于高血压、脑出血,母亲患糖尿病。查体:T36.4℃,P85次/min,R18次/min,BP150/100mmHg。
患者初步诊断包括(提示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mmol/L,糖耐量试验餐后2h血糖为12mmol/L;其他检查均正常。)
A:高血压 B:糖尿病 C:心绞痛 D:失眠 E:颈椎病 F: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