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部不适3个月”来诊。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病变而手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回肠末端一约5 cmx4 cm不规则溃疡型病变,周围肠黏膜肉眼观察尚正常。
切面见坏死,周围肠壁质地偏韧。光镜:表面黏膜溃疡,肠壁大片坏死,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并可见少量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聚集。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溃疡性结肠炎 C:淋巴瘤 D:假膜性肠炎 E:Crohn病
患者男,62岁,因“排黑粪1个月”来诊。胃镜:十二指肠下段局部黏膜隆起,部分黏膜呈污絮色。手术标本大体检查:肿块呈结节状,位于肠壁,5.1 cmx4.9 cm。肠壁结构完整。组织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索状或交错条索状排列,核分裂象6个/50HPF。间质血管丰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DOG1(++),CD34(+),SMA(-),S100P(++),Dzong(-),b-catenin(-)。
对判断本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属高度危险侵袭性有重要价值的有
A:年龄 B:性别 C:十二指肠下段 D:肿瘤5.1 cmx4.9 cm E:核分裂象6个/50HPF F:症状
患者男,62岁,因“排黑粪1个月”来诊。胃镜:十二指肠下段局部黏膜隆起,部分黏膜呈污絮色。手术标本大体检查:肿块呈结节状,位于肠壁,5.1 cmx4.9 cm。肠壁结构完整。组织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索状或交错条索状排列,核分裂象6个/50HPF。间质血管丰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34(+),SMA(-),S100P(++)。
对此判断有重要价值的指标有(提示 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表达阳性,则符合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诊断,其生物学行为属高度危险侵袭性。)
A:十二指肠下段 B:CD117 C:年龄 D:肿瘤5.1 cmx4.9 cm E:核分裂象6个/50HPF F:DOG1
患者女,24岁, 主因恶心,呕吐,便次增多半年,尿频4个月入院。查体:体型消瘦,体重指数 14.52 kg/m
,口腔颊部可见2处口腔溃疡。心,肺(-),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弱,2次/min,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关节(-),肛诊(-)。
此时为明确诊断应该选择的检查手段为(提示 尿蛋白:1 g/L,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均显示胃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黏膜粗大,胃壁僵硬。泌尿系统超声:双肾积水伴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壁弥漫增厚,膀胱腔小。)
A:ANA+dsDNA B:ENA C:补体 D:CA系列 E:胃黏膜活检 F:剖腹探查 G:幽门螺杆菌检测 H:胃液分析
患者女,24岁,主因恶心,呕吐,便次增多半年,尿频4个月入院。查体:体型消瘦,体重指数14.52kg/m
,口腔颊部可见2处口腔溃疡。心,肺(-),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弱,2次/min,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关节(-),肛诊(-)。
此时为明确诊断应该选择的检查手段为(提示:尿蛋白:1g/L,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均显示胃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黏膜粗大,胃壁僵硬。泌尿系统超声:双肾积水伴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壁弥漫增厚,膀胱腔小。)
A:ANA+dsDNA B:ENA C:补体 D:CA系列 E:胃黏膜活检 F:剖腹探查 G:幽门螺杆菌检测 H:胃液分析
某男性患者,34岁,反复发作性右下腹部疼痛伴间断性腹泻5年。查体:重度营养不良,血红蛋白60g/L,右下腹可触及包块;肠镜下见:肠黏膜卵石样变。临床诊断:克罗恩病。
患者入院后低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5次/d,无脓血便,肠镜检查和活检显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肠腔狭窄,不完全肠梗阻。该患者宜选择的营养治疗是
A:清流食 B:低脂半流 C:无渣半流 D:要素饮食 E:胃肠外营养
一奶牛,2.5岁,腹泻半年左右,消瘦、衰竭死亡。剖检见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灰黄色。肠系膜淋巴管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但不呈干酪样
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牛弓首蛔虫病 B:副结核病(副结核性肠炎) C:肝片形吸虫病 D: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E:慢性消化不良
一奶牛,2.5岁,腹泻半年左右,消瘦、衰竭死亡。剖检见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灰黄色。肠系膜淋巴管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但不呈干酪样
进一步确诊最简单实用的检查方法是
A:血常规检查 B: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C:刮取直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 D:B超检查 E:X线透视
一奶牛,2.5岁,腹泻半年左右,消瘦、衰竭死亡。剖检见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灰黄色。肠系膜淋巴管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但不呈干酪样
最佳防控方法为
A:增加营养和运动量 B:定期预防注射 C:抗菌消炎和增加运动量 D:定期检疫,扑杀有明显临诊症状和菌检阳性的牛 E:全群扑杀
某女性患者,24岁, 主因恶心、呕吐、便次增多半年,尿频4个月入院。查体:体型消瘦,体重指数 14.52 kg/m,口腔颊部可见2处口腔溃疡。心、肺(-),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弱,2次/min,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关节(-),肛诊(-)。
此时为明确诊断应该选择的检查手段为(提示 尿蛋白:1 g/L,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均显示胃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黏膜粗大,胃壁僵硬。泌尿系统超声:双肾积水伴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壁弥漫增厚,膀胱腔小。)
A:ANA+dsDNA B:ENA C:补体 D:CA系列 E:胃黏膜活检 F:剖腹探查 G:幽门螺杆菌检测 H:胃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