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5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粘冻,在某村卫生站诊治,给服氯霉素5天,病人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39℃,到县医院诊治,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在伤寒的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伤寒潜伏期 B:伤寒急性期 C:伤寒恢复期 D:伤寒暂时带菌者 E:伤寒慢性带菌者

男性,18岁。持续发热1周伴乏力,厌食入院。体检:体温39.4℃,脉搏92次/min,肝肋下2 cm,脾肋下1cm。化验:WBC 4.0x10 9/L,N 0.62(62%),L 0.35(35%),M 0.03(3%),血培养伤寒杆菌生长,经氯霉素治疗5天后体温正常,发病第18天解黑便1次,量约50 g。

有关伤寒最严重而较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E:伤寒性肝炎

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确定居民伤寒流行与饮用水无关的是

A:城市污水排出口检出伤寒杆菌 B:绝大多数伤寒患者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C:城市污水排出口下游检出伤寒杆菌 D:医院污水排出口检出伤寒杆菌 E:伤寒患者排泄物中检出伤寒杆菌

关于伤寒、副伤寒的监测措施,其中

带菌者监测

A:历年患者,每年粪检3次 B:伤寒恢复期病人,病后1个月和3个月,各粪检3次 C:A+B D:粪检4次 E:全部疫区检测

关于伤寒、副伤寒的监测措施,其中

病原学监测

A:监测点内伤寒病原菌做噬菌体分型、质粒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动态变化 B:仅检查粪便标准 C:可以不监测 D:做血清学观察 E:仅做噬菌体分型观察

某市,人口200万,约80%的居民以灌渠、坑塘等地面水为饮用水。该市有一设有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口排入灌渠。该市1986年1~11月伤寒发病人数达4253例。超过该市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灌渠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灌渠水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以下哪种结果不是确定居民伤寒流行与饮用水有关的关键

A:医院污水排出口检出伤寒杆菌 B:城市污水排出口检出伤寒杆菌 C:城市污水排污口下游检出伤寒杆菌 D:伤寒患者的排泄物中检出伤寒杆菌 E:绝大多数伤寒患者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某男性患者,33岁,持续发热9天,伴腹胀,便秘,不欲饮食。查体:心率68次/分,腹软,肝肋下2cm,白细胞正常,嗜酸性粒细胞为零,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伤寒的肠道并发症多出现在病程的

A:第1周内 B:第2周~第3周 C:第4周~第5周 D:第6周 E:整个病程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                     B                    C                      D

A:A  B:B  C:C  D:D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