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1岁。十二指肠溃疡疤痕性幽门梗阻。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病理改变有
A:胃扩张 B:高氯血症 C:代谢性碱中毒 D:脱水 E:胃壁肌肉代偿性增厚 F:高钾血症 G:营养不良 H:胃排空受阻
(头痛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的区别)
紧张性头痛
A:眼睛疾病引起眼压升高导致 B:感染性发热,鼻窦炎的前驱症状 C:主观因素引起头颈部肌纤维持续紧张导致 D:范围局限,常无预兆,可由洗脸,刷牙,咀嚼,吞咽诱发 E: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及某些物质暂时性改变所致
某女性患者,65岁,皮肤、巩膜黄染30天,伴皮肤瘙痒、厌食、乏力、消瘦、小便黄、大便发白等;既往史无特殊。体检:皮肤、巩膜黄染,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区无叩击痛,可及肿大的胆囊,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TBil:25mg/dl、DBil:20mg/dl、CA199:12u/ml、CA50:8u/ml;影像学检查:B超:低位胆道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胰头不大;CT;低位胆道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十二指肠曲不大、降部粘膜紊乱,未见明确的充盈缺损。
患者行胸部CT提示双肺广泛转移,行ERCP后血胆红素降至接近正常,以下关于后续治疗的选择,合理的是
A:仅行壶腹部放疗 B:如患者一般情况,可以全身化疗为主,配合局部姑息性放疗 C:如患者一般情况差(PS>20),可考虑分子靶向治疗,首选易瑞沙 D:该患者总的治疗原则为姑息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 E:该患者总的治疗远处以最大限度杀灭肿瘤,争取达到PR或CR
胰头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的X线征象为
A:十二指肠曲扩大 B:十二指肠曲缩小 C:十二指肠内缘呈反“3”字征 D:十二指肠内缘双边征 E:十二指肠内侧呈锯齿状
某女性患者,66岁,皮肤、巩膜黄染30天,伴皮肤瘙痒、厌食、乏力、消瘦、小便黄、大便发白等;既往史无特殊。体检:皮肤、巩膜黄染,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区无叩击痛,可及肿大的胆囊,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TBIL:25mg/dl、DBIL:20mg/dl、CA199:12U/ml、CA50:8U/ml;影像学检查:B超:低位胆道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胰头不大;CT:低位胆道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扩张(双管征),胰腺未见明显占位;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十二指肠曲不大、降部黏膜紊乱,未见明确的充盈缺损。
对于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
A:壶腹癌 B:肝癌 C:胆囊癌 D:胆总管癌 E:十二指肠癌
某女性患者,66岁,皮肤、巩膜黄染30天,伴皮肤瘙痒、厌食、乏力、消瘦、小便黄、大便发白等;既往史无特殊。体检:皮肤、巩膜黄染,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区无叩击痛,可及肿大的胆囊,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TBIL:25mg/dl、DBIL:20mg/dl、CA199:12U/ml、CA50:8U/ml;影像学检查:B超:低位胆道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胰头不大;CT:低位胆道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扩张(双管征),胰腺未见明显占位;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十二指肠曲不大、降部黏膜紊乱,未见明确的充盈缺损。
如果明确诊断并排除远处转移,最积极的治疗手段是
A:胰十二指肠切除 B:剖腹探查 C:胆囊切除 D:胆总管切除 E:肝癌根治术
某女性患者,66岁,皮肤、巩膜黄染30天,伴皮肤瘙痒、厌食、乏力、消瘦、小便黄、大便发白等;既往史无特殊。体检:皮肤、巩膜黄染,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区无叩击痛,可及肿大的胆囊,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TBIL:25mg/dl、DBIL:20mg/dl、CA199:12U/ml、CA50:8U/ml;影像学检查:B超:低位胆道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胰头不大;CT:低位胆道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扩张(双管征),胰腺未见明显占位;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十二指肠曲不大、降部黏膜紊乱,未见明确的充盈缺损。
患者行胸部CT提示双肺广泛转移,行ER-CP后血胆红素降至接近正常,以下关于后续治疗的选择,合理的是
A:仅行壶腹部放疗 B:如患者一般情况可,可以全身化疗为主,配合局部姑息性放疗 C:如患者一般情况差(PS>2),可考虑分子靶向治疗,首选易瑞沙 D:该患者总的治疗原则为姑息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 E:该患者总的治疗原则以最大限度杀灭肿瘤,争取达到PR或CR
胰头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的X线征象为( )
A:十二指肠曲扩大 B:十二指肠曲缩小 C:十二指肠内缘呈反“3”字征 D:十二指肠内缘双边征 E:十二指肠内侧呈锯齿状
胰头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的X线征象为()
A:十二指肠曲扩大 B:十二指肠曲缩小 C:十二指肠内缘呈反“3”字征 D:十二指肠内缘双边征 E:十二指肠内侧呈锯齿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