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9岁,产后50d,感右乳胀痛,内下方发硬稍红3d,发热(37.6℃)1 d。

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产褥热 B:上呼吸道感染 C:急性乳腺炎 D:乳腺脓肿 E:急性淋巴管炎

患者女,29岁,产后50d,感右乳胀痛,内下方发硬稍红3d,发热(37.6℃)1 d。

引起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

A:大肠埃希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肺炎球菌

患者女,29岁,产后50d,感右乳胀痛,内下方发硬稍红3d,发热(37.6℃)1 d。

如诊断为乳腺脓肿行切开引流,不正确的是

A:有无波动感是决定行脓肿切开引流的依据 B:乳晕部脓肿,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 C:为了避免损伤乳管,应循乳管走行方向作放射状切口 D:乳房深部较大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在乳房下缘作弓形切口 E:如有数个脓腔,应以手指将脓腔间的间隔分开

 患者男,50岁,慢性咳喘10余年,冬春季易发作,此次咳黄痰,喘息,低热5 d来诊。既往吸烟 22年,15~20支/d,已戒烟5年。

可能的诊断包括(提示 体检:T 37.9℃,P 89次/min,R 24次/min,BP 120/85 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外周血常规:WBC 12.0x10/L,N 0.79。胸片显示双上肺透光度增强,双下肺纹理重。)

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B: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 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D:大叶肺炎 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

 患者男,50岁,慢性咳喘10余年,冬春季易发作,此次咳黄痰,喘息,低热5 d来诊。既往吸烟 22年,15~20支/d,已戒烟5年。

出院后的长期治疗方案应选择(提示 患者动脉血气结果:pH 7.32,PCO 50 mmHg,PO 55 mmHg,SO 87%。给以面罩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3 d后症状逐渐缓解,脱机后继续给予静脉输液,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治疗,病情继续缓解后出院,出院时复查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80%。FEV1/FVC为 86%)

A:按需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 B:长期规律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 C: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支气管舒张剂 D:规律门诊随访,进行自我病情监测 E:无症状时停药,病情发作后到医院就诊

 患者男,50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5年,间断不规律服用柳氮磺氨吡啶及中药治疗。排便2~3次/d,偶带黏液,不带血,1年来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发热,黄疸,无明显腹痛,在当地医院多次诊断为“胆囊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

目前合理的主要治疗方案是(提示 体温39.5 ℃,伴寒战,黄疸,同时伴有腹泻(3~5次/d),粪常规(-),WBC 16x10/L。)

A:静脉用甲基泼尼松龙 B:胆肠吻合术 C:口服熊去氧胆酸 D:胆囊切除术 E:内镜下胆道扩张+引流术 F:静脉用广谱抗生素

 患者男,53岁,陕西农民,因“发热5d”来诊 。体温最高39.3℃,无头痛,咽痛;病后按“感 冒”予以消炎退热治疗。查体:T39.0℃,P120次 /min,BP120/90mmHg;双侧腋下及肩背部皮肤可见少许出血点,球结膜轻度充血,水肿;双肾区轻度叩痛。实验室检查:血WBC13.12x10/L,PLT53x10/L;尿蛋白(++)。

对确定诊断有价值的有(提示入院后高热不退 ,当晚急查血常规:Hb162g/L,WBC22.49x10 /L,N0.89,PLT46x10/L; PTA0.81,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轻度升高。)

A:性别 B:年龄 C:发病季节 D: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E:发热6d F: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 G:尿蛋白(++) H:D-二聚体增多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6d,伴皮疹1d ”于10月17日来诊。6d前开始发热,体温达40℃ ,伴头痛及咽部不适;在单位医院按上呼吸道感 染治疗2d,效果不佳;1d前发现皮疹,无明显瘙 痒。查体:T39.6℃,BP80/50mmHg;意识清楚, 精神极差,急性发热病容,充血外貌;躯干,四肢可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球结膜充血;心, 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 肋下未及,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

考虑的诊断是(提示血常规:WBC6.7x10 /L,N0.62,PLT78x10/L;尿 蛋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抗体(-),麻疹抗体(-);外-斐反应: OX191∶320以上。)

A:麻疹 B:药疹 C: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D:流行性斑疹伤寒 E:伤寒 F:急性肠道病毒感染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6d,伴皮疹1d ”于10月17日来诊。6d前开始发热,体温达40℃ ,伴头痛及咽部不适;在单位医院按上呼吸道感 染治疗2d,效果不佳;1d前发现皮疹,无明显瘙 痒。查体:T39.6℃,BP80/50mmHg;意识清楚, 精神极差,急性发热病容,充血外貌;躯干,四肢可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球结膜充血;心, 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 肋下未及,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

此时的治疗包括(提示患者体温持续39.0~ 40.0℃,剧烈头痛,全身斑丘疹增多,一般状况差,血压(75~80)/(50~55)mmHg。)

A:物理降温 B:补足液量及热量 C:给予四环素 D:给予多西环素 E:给予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F:给予磺胺类抗生素 G:镇痛,镇静

患者男,50岁,慢性咳喘10余年,冬春季易发作,此次因咳黄痰,喘息,低热5 d来诊。既往吸烟 22年,15~20支/d,已戒烟5年。

出院后的长期治疗方案应选择(提示 患者动脉血气结果:PH 7.32,PCO 50 mmHg,PO 55 mmHg,SO 87%。给以面罩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3 d后症状逐渐缓解,脱机后继续给予静脉输液,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治疗,病情继续缓解后出院,出院时复查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80%。FEV1/FVC为 86%。)

A:按需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 B:长期规律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 C: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支气管舒张剂 D:规律门诊随访,进行自我病情监测 E:无症状时停药,病情发作后到医院就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