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7岁,因“COPD恶化和肺炎”住院。期间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虽然临床症状好转,但试图停止机械通气时不成功。住院期间行气管造口术15d。现医师希望行非侵入性通气。血氧计监测血氧饱和度(SpO
),红外线二氧化碳监测仪连接到通气装置监测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
)。第15天实验室检查:pH7.41~7.45,FiO
0.40,HCO
32~36mmol/L,COHb1.5%~1.8%,PaCO
56~63mmHg,高铁血红蛋白(MetHb)0.8~1.0,PaO
70~88mmHg,Hb132~134g/L,SaO
90%~93%。
在第18天下午,血氧计显示SpO
从93%下降到88%持续1h。用另一个血氧计也证实了下降。同时PETCO
稳定在38mmHg。SpO
下降的原因是
A:增加V/Q失衡 B:PaO
下降 C:碳氧血红蛋白过量 D:氧离曲线右移 E:氧离曲线左移 F:PaO
升高
女30岁,头昏乏力2年,近3个月加重;检验结果:血红蛋白58g/L,骨髓亚铁__染色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
该患者进一步检查,幼红细胞内铁粒明显增多,环形铁粒幼细胞占23%,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慢性溶血性贫血 C: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白血病
女30岁,头昏乏力2年,近3个月加重;检验结果:血红蛋白58g/L,骨髓亚铁__染色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
假如该患者骨髓亚铁__染色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幼红细胞内铁粒减少,骨髓象显示:中晚幼红细胞达45%,体积小,胞质蓝,量少,边缘不规则,最可能的是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慢性溶血性贫血 C: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以下贫血铁代谢的特点是
缺铁性贫血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和度正常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D: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正常,铁饱和度增加 E: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和度增加
以下贫血铁代谢的特点是
铁粒幼细胞贫血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和度正常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D: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正常,铁饱和度增加 E: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和度增加
以下贫血铁代谢的特点是
缺铁性贫血。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利度正常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D: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正常,铁饱和度增加 E: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和度增加
以下贫血铁代谢的特点是
铁粒幼细胞贫血。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利度正常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D: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正常,铁饱和度增加 E: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和度增加
不能被高铁__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的是
A:氧合血红蛋白 B:血红蛋白F C:碳氧血红蛋白 D:血红蛋白A E:硫化血红蛋白
人体通过饮水摄入的某物质受到胃肠道某些细菌的作用后,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其不再有输氧功能,因而可造成缺氧,严重时可引起窒息死亡
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与成年人相比对该物质更为敏感,摄入过量时易患蓝婴综合征(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其原因之一是婴幼儿的
A:胃液的pH较成年人高,有利于该物质还原菌的生长 B:胃液的pH较成年人低,有利于该物质还原菌的生长 C:胃液的pH较成年人高,不利于该物质还原菌的生长 D:胃液的pH较成年人低,不利于该物质还原菌的生长 E: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