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拟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查体:体重55kg;一般情况好,无呼吸困难,HR90次/min,律齐,BP120/84mmHg。

出现上述表现首先应考虑(提示30min后神经阻滞作用不完全,外科医师局部注射1%普鲁卡因行浸润麻醉,患者感头晕,耳鸣,烦燥,继而发生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抽搐。)

A:甲状腺危象 B:变态反应 C:中毒反应 D:声带麻痹 E:膈神经麻痹 F:癔症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年,气短2年,加重1月入院。缘于4年前开始,患者每因受凉后诱发咳嗽,咯白痰,重时有脓痰,痰多时80~120ml/d,每次发作月余,经止咳,消炎等治疗后好转。近2年出现气短,活动后明显,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前1个月病情又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加重。既往20年前曾确诊为慢性鼻窦炎,平时常感鼻塞,流脓鼻涕。无吸烟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口唇,皮肤无紫绀。胸廓略呈桶状,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肺呼吸音粗糙,中下肺可闻及较多细湿啰音及捻发音,偶闻干性啰音。HR8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不肿,杵状指(+)。

关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提示:鼻窦X线检查:鼻腔缩小,两上颌窦,蝶窦及筛窦粘膜肥厚。胸部HRCT见右肺中下叶和左肺下叶细网状,小片状和弥漫性小结节影及细支气管扩张。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细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并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A: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一种独立的小气道疾病 B:临床以慢性鼻窦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要特征 C:多数预后不良 D:以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E:常发生反复肺部感染,并可诱发呼吸衰竭 F:多与吸烟关系密切 G:典型病理学特征为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增厚伴淋巴细胞的浸润 H:HLA B54阳性无助于本病的诊断

下列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呼吸困难是属于

男性,19岁。自5岁患麻疹后咳嗽迁延不愈,渐起喘息,反复发作,每逢秋冬尤频。体检:一般情况尚可,气稍急。呼气延长,两肺散布哮鸣音。心脏(-)。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性呼吸困难 D:劳力性呼吸困难 E:静息呼吸困难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患者的呼吸困难属于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性呼吸困难 D:阵发性呼吸困难 E:心源性哮喘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病例排除心源性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性别 B:年龄 C:突然发病 D:呼吸未达40次/分 E:肺内无湿音

某女性患者,因“发热3天”来诊。3天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最高39.4℃,热前无畏寒、寒战,伴耳后和颈部疼痛,少许怕热、出汗增多,偶有心悸,无吞咽困难、咳嗽、咯痰、气促、呼吸困难。

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情和预后,一般认为怎么样?

A:自限性 B:逐步恶化 C:如果不治疗,逐步恶化;治疗得当,可以逆转 D:如果不治疗,逐步恶化;治疗得当,也只能延缓 E:可能有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F:可能有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G:一般将逐步发展成甲状腺功能亢进 H:一般将逐步发展成甲状腺功能减退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患者的呼吸困难属于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性呼吸困难 D:阵发性呼吸困难 E:心源性哮喘

某女性患者,因“发热3天”来诊。3天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最高39.4℃,热前无畏寒、寒战,伴耳后和颈部疼痛,少许怕热、出汗增多,偶有心悸,无吞咽困难、咳嗽、咯痰、气促、呼吸困难。

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情和预后,一般认为怎么样

A:自限性 B:逐步恶化 C:如果不治疗,逐步恶化;治疗得当,可以逆转 D:如果不治疗,逐步恶化;治疗得当,也只能延缓 E:可能有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F:可能有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G:一般将逐步发展成甲状腺功能亢进 H:一般将逐步发展成甲状腺功能减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