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41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V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

A: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无明显变化

某男性患者,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

患者接受运动试验检查,运动前血压120/90mmHg。运动3分钟时出现胸痛,心电图示V~V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05mV,测血压为100/85mmHg,此时应该

A:继续完成检查 B:立即停止检查,平卧观察 C:静脉注射多巴胺 D:减慢运动速度 E:补充血容量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V导联ST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型Q波。

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V导联ST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型Q波。

如果心电图仅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伴aVL导联ST段下移,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则梗死相关动脉最可能为

A:右冠状动脉 B:左主干 C:左前降支 D:左回旋支 E:左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

某女性患者,70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6mm,V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拟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2小时后随访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部位应考虑为

A:后壁心肌梗死 B:前壁心肌梗死 C:下侧壁心肌梗死 D:下壁心肌梗死 E:前间隔心肌梗死

某男性患者,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V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

A: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无明显变化

某男性患者,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

患者接受运动试验检查,运动前血压120/90mmHg。运动3分钟时出现胸痛,心电图示V~V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05mV,测血压为100/85mmHg,此时应该

A:继续完成检查 B:立即停止检查,平卧观察 C:静脉注射多巴胺 D:减慢运动速度 E:补充血容量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V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

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V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

如果心电图仅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伴aVL导联ST段下移,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则梗死相关动脉最可能为

A:右冠状动脉 B:左主干 C:左前降支 D:左回旋支 E:左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

某女,70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6mm,V1~3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拟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2小时后随访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部位应考虑为

A:后壁心肌梗死 B:前壁心肌梗死 C:下侧壁心肌梗死 D:下壁心肌梗死 E:前间隔心肌梗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