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与C肽的血浆浓度相关,测定两者的临床意义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关于胰岛素和C肽的代谢及其血浆浓度,错误的是

A:肝对胰岛素的摄取比C肽多 B:经肝处理后胰岛素分泌入血的量比C肽少 C: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清除比C肽快 D:胰岛素的半衰期较C肽的短 E:胰岛素的血浆浓度高于C肽

林先生,男,34岁,与同事聚餐饮酒后出现面色苍白,步态蹒跚,说话语无伦次,躁动,查血酒精浓度在300mg/dl,护士立即给予洗胃,开放静脉通道,给予50%葡萄糖加普通胰岛素12U静脉滴注。

滴入葡萄糖胰岛素液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肝脏 B:防止应激性高血糖 C:促进乙醇氧化解毒 D:提供足够的能量 E:补液利尿

程女士,60岁,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优先选用中长效制剂胰岛素 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剂量

某患者,女性,60岁,患2型糖尿病6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加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可以不控制饮食 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

付女士,56岁,糖尿病,同时患肺炎球菌性肺炎,住院治疗。医嘱:胰岛素8单位饭前30mm皮下注射;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5日);喷托维林(咳必清)25mg口服,每日3次。

实习护士小张准备执行注射胰岛素医嘱,需带教老师纠正的操作是

A:于饭前30min注射 B:选用2ml注射器 C:注射部位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D:常规消毒注射处皮肤 E:针头与皮肤呈40度(角)进针

患者第1小时静脉补0.9%氯化钠液共1000m|,静脉滴注胰岛素8单位,复查血钾3.0mmo|/L,钠150mmol/L,血糖32.4mmol/L,血浆渗透压328mmol/L,血压为110/70mmHg。

目前以下处理哪些是正确的

A:静脉补钾 B:静脉输注10%葡萄糖液 C:继续静滴0.9%氯化钠液 D: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 E:适当加快补液速度 F:可静脉输入血浆或全血 G:可静脉输入25%人体白蛋白 H:继续每小时静脉滴注胰岛素4~6单位 I: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 J:测中心静脉压

患者第1小时静脉补0.9%氯化钠液共1000m|,静脉滴注胰岛素8单位,复查血钾3.0mmo|/L,钠150mmol/L,血糖32.4mmol/L,血浆渗透压328mmol/L,血压为110/70mmHg。

患者经上述处理11小时后,脱水状况减轻,意识恢复。复查血钾3.3mmol/L,血钠144mmol/L,血糖14.2mmol/L,体温37.3℃,血尿素氮10.8mmol/L,血肌酐133mmol/L。应采取以下哪些处理措施

A:继续静滴0.9%氯化钠液 B: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 C:静脉输注10%葡萄糖液 D:继续静脉补钾 E:继续应用抗生素 F:应用速尿 G:鼓励患者饮水进食 H:继续静脉滴注胰岛素以使血糖在13~16mmol/L波动

患者第1小时静脉补0.9%氯化钠液共1000m|,静脉滴注胰岛素8单位,复查血钾3.0mmo|/L,钠150mmol/L,血糖32.4mmol/L,血浆渗透压328mmol/L,血压为110/70mmHg。

经上述处理两天,患者已能进半流饮食,尚有咳嗽、痰多黄黏。体温37.5~38.2℃,复查胸片示双肺感染,查空腹血糖13.8mmol/L。下一步治疗应作哪些调整

A: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B: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C: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D:加强抗生素治疗 E:按糖尿病要求控制饮食 F:给予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治疗 G:给予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治疗 H:配合中药治疗 I:继续静脉滴注胰岛素 J:鼓励患者多饮水

某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优先选用一种中长效制剂 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剂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