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岁女性患者,右侧乳房片状浸润性红斑,表面有轻度糜烂和结痂,病程慢性,无异常物质接触史,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学示:表皮Paget细胞。

以下不是Paget细胞的特点的是

A:体积较大 B:细胞圆形 C:胞质淡染 D:PAS染色阴性 E:耐淀粉酶

 免疫细胞的异常增殖常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请选择以下各种肿瘤是由何种免疫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多发性骨髓瘤表现为

A: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B:T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C:浆细胞异常增殖 D:单核细胞异常增殖 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免疫细胞的异常增殖常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请选择以下各种肿瘤是由何种免疫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表现为

A: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B:T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C:浆细胞异常增殖 D:单核细胞异常增殖 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免疫细胞的异常增殖常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请选择以下各种肿瘤是由何种免疫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为

A: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B:T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C:浆细胞异常增殖 D:单核细胞异常增殖 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免疫细胞的异常增殖常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请选择以下各种肿瘤是由何种免疫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黏膜相关性淋巴瘤表现为

A: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B:T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C:浆细胞异常增殖 D:单核细胞异常增殖 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患者。男,23岁,重度贫血2个月,发热3天,伴皮肤出血点和鼻出血。外周血检查:RBC2.1x10/L,Hb40g/L,WBC2.8x10/L;白细胞分类:原粒细胞4%,早幼粒细胞47%,中幼粒细胞3%,中性粒细胞22%,淋巴细胞24%;血小板40x10/L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主要的异常为

A:小细胞区异常 B:小细胞区左侧区域异常 C:大细胞区右侧区域异常 D:小细胞区正常,中间细胞区与大细胞区融合增高 E:中间细胞区降低

患者男,45岁。无明显诱因左上腹间断性疼痛15天,加重6天。患者病来偶有乏力,查体:T36.6℃,P80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神清语明,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闻及异常。腹部平软,脾肋下约11.0cm,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96x10/L,淋巴细胞68.24%,血红蛋白132.0g/L,血小板59x10/L;彩超:脾脏增大,肋下长约11cm;LDH193U/L,Crea68μmol/L,BUN6.03mmol/L;免疫分型:CD19B淋巴细胞占:75.73%,考虑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此患者的骨髓象回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无核细胞:有核细胞=1000:164,其中粒系占19.20%,红系占17.20%,粒:红=1.12:1。粒系增生减低。红系增生活跃,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系异常增生共占61.2%,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少量大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占4.00%。环片一周见巨核细胞164个,视片三张未见产板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结合病史,血象,骨髓象,考虑CLL。此诊断的依据包括

A:外周血中持续性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大于5x10 B:骨髓中小淋巴细胞≥40% C:有特征性的染色体t(11;14) D:CD43,CD5,CD19,CD23 E:小鼠玫瑰花结试验阴性 F:血象中淋巴细胞形态正常

患儿女,5岁。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入院。体检:体温38.5℃,稍苍白,下肢有少许散在出血点,浅淋巴结易触及,如绿豆至黄豆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明显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数12x10/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骨髓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列哪个因素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危因素

A:免疫分型为早期前B型 B:染色体数目为高二倍体 C:泼尼松诱导治疗第8天外周血幼稚细胞为2.0x10/L D:诊断时白细胞数20x10/L E:年龄5岁

某女性患者,66岁,右侧乳房片状浸润性红斑、表面有轻度糜烂和结痂,病程慢性,无异常物质接触史,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学示:表皮Paget细胞。

以下不是Paget细胞的特点的是

A:体积较大 B:细胞圆形 C:胞质淡染 D:PAS染色阴性 E:耐淀粉酶

某男性患者,66岁,间断性血尿2个月,伴尿频、尿急一周,超声见菜花状强回声影,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该肿瘤最常见的细胞类型是

A:泡沫细胞癌 B:未分化癌 C:腺癌 D:鳞状细胞癌 E:移行细胞癌 F:混合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