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因“反复出现食欲减退,乏力”来诊。查体:肝区触痛。实验室检查: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HBsAg阳性。行肝穿刺活检,光镜下组织学形态如图所示。

最可能的形态改变为

A: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B:肝细胞桥接坏死 C:肝细胞亚大块坏死 D:假小叶 E:肝细胞结节状异型增生

血小板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是 ( )

A:了解体内巨核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状态 B:有利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病的诊断 C:MDS和血小板减少症可有小血小板增多 D: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可见巨大血小板 E:血小板无力症时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且大小不一

 血小板有其独特的结构及颗粒内容物,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

对维持血小板形态,释放和收缩起重要作用的是

A:血小板第3因子 B: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 C:血小板第4因子 D:血小板激活因子 E:血小板促生长因子

女性,30岁,全身多部位出血20天,化验PLT 28x10/L,临床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下列关于该病时血小板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血小板形态,功能均正常 B:血小板表面IgG不增高 C:患者血小板寿命缩短 D:不会出现巨大血小板 E:患者血小板表面可全部测到抗体

患儿女,2岁。皮肤瘀点4天入院,瘀点以颜面及双下肢稍多;肝脏肋下2cm,脾脏不大。血常规:血小板30x10/L,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正常,形态无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ITP。当天对于患儿的最佳处理是

A:口服激素治疗 B: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 C:输注血小板 D:静脉激素治疗 E:暂时观察出血情况,随访血常规和血小板数量

某女性患者,31岁,全身多部位出血20天,化验PLT 28×10/L,临床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关于该病时血小板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血小板形态、功能均正常 B:血小板表面IgG不增高 C:患者血小板寿命缩短 D:不会出现巨大血小板 E:患者血小板表面可全部测到抗体

患儿女,2岁。皮肤瘀点4天入院,瘀点以颜面及双下肢稍多;肝脏肋下2cm,脾脏不大。血常规:血小板30×109/L,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正常,形态无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ITP。当天对于患儿的最佳处理是()

A:输注血小板 B:口服激素治疗 C:静脉激素治疗 D: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 E:暂时观察出血情况,随访血常规和血小板数量

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的指标是()

A:出血时间测定 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C: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 D:凝血时间测定 E:血浆纤维蛋白肽测定

血小板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是( )

A:了解体内巨核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状态 B:有利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病的诊断 C:MDS和血小板减少症可有小血小板增多 D: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可见巨大血小板 E:血小板无力症时可见血小板散在分布,且大小不一

2岁女孩,皮肤瘀点4天入院,瘀点以颜面及双下肢稍多;肝脏肋下2cm,脾脏不大。血常规:血小板30×109/L,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正常,形态无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ITP。当天对于患儿的最佳处理是()

A:输注血小板 B:口服激素治疗 C:静脉激素治疗 D: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 E:暂时观察出血情况,随访血常规和血小板数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