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所给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放大倍数之镜下观,
该种细胞常见于下列哪种炎症 ( )
A:急性炎症 B:慢性炎症 C: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 E:纤维素性炎
男性,40岁,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特征起病,病初(1个月前)血Cr为150μmol/L,现为320μmol/L,无咯血,既往无其他肾病及系统性疾病史,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测(-)
为证实急进性肾炎的诊断,拟施肾活检,最可能的光镜检查结果是
A: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伴基质增多 B:弥漫性系膜内皮细胞增生 C: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渗入到内皮下 D:广泛新月体形成,超过50% E: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患者,男,25岁。发热,咽痛2周后,尿蛋白(++)红细胞15~20/HP,血Cr180μmml/L,血C
降低,肾活检符合急性肾小球肾炎。
提问: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
A:基膜抗体介导 B:沉着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 C: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介导 D:细胞免疫介导 E:其他炎症介导
患者女,28岁,已婚未育,教师,因“发现HBsAg阳性2年,食欲减退,乏力1个月”来诊。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无乙型病毒性肝炎家族史。查体:无肝病面容,未见肝掌,蜘蛛痣,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HbcAb(+),HCV-Ab(-),HBV-DNA 3.3x10
copies/ml;ALT 382 U/L,SCr<35 mmol/ml,TBil正常;ANA,ANCA,zongR,CRP正常范围。肝B型超声:慢性肝病。
不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是
A:HBeAg阳性者HBV-DNA≥105 copies/ml B:HBeAg阴性者HBV-DNA≥104 copies/ml C:ALT≥2倍正常上限值(ULN) D:ALT<2xULN,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评分≥4,或≥G2炎症坏死 E:TBil>2xULN
男患儿,8岁,因“急性肾小球肾炎伴严重循环充血”住院,住院当天排出液量为300 ml。
急性肾小球肾炎恢复正常活动的指标是
A:水肿消退 B:血压正常 C:血尿消失 D:红细胞沉降率正常 E:Addis计数正常
某男性患者,42岁,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特征起病,病初(1个月前)血Cr为150μmol/L,现为320μmol/L,无咯血,既往无其他肾病及系统性疾病史,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测(-)
为证实急进性肾炎的诊断,拟施肾活检,最可能的光镜检查结果是
A: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伴基质增多 B:弥漫性系膜内皮细胞增生 C: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渗入到内皮下 D:广泛新月体形成,超过50% E: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患儿男,7岁,因“急性肾小球肾炎伴严重循环充血”住院,住院当天排出液量为300 ml。
急性肾小球肾炎恢复正常活动的指标是
A:水肿消退 B:血压正常 C:血尿消失 D:红细胞沉降率正常 E:Addis计数正常
某女性患者,45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伴肾衰竭进行血液透析2年,近日自觉走路不便,下肢骨酸痛。临床疑并发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可能原因除外
A:营养不良 B:铝负荷过重 C: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1,25-(OH)2D
缺乏 E:高钙低磷血压
某男性患者,25岁。发热,咽痛2周后,尿蛋白(++)红细胞15~20/HP,血Cr180μmml/L,血C 降低,肾活检符合急性肾小球肾炎。
提问: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
A:基膜抗体介导 B:沉着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 C: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介导 D:细胞免疫介导 E:其他炎症介导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临床上有些以急性表现为主,有些则以慢性肝炎为主。
能发展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是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丙型病毒性肝炎 D:丁型病毒性肝炎 E:戊型病毒性肝炎 F:庚型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