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指征不包括( )

A:发现有多种先天性畸形 B:明显生长发育障碍或智能发育障碍 C:疑有染色体病者 D:性发育异常或不全 E:患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患者男,2岁,因发热15 d,面色苍白入院。查体:贫血貌,左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脾肋下4 cm,全身散在出血点,血常规:WBC 43.52x10/L,Hb 78 g/L,PLT 62x10/L,骨髓检查原始细胞0.65,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有关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正确的是

A:只能用骨髓细胞进行培养 B:培养时应加入一定量的植物血凝素,以促使细胞分裂 C:加入秋水仙素的量和时间将影响分裂象的数量和染色体形态 D: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质量及培养箱温度是培养成功的关键 E:混匀细胞时,吹打频度和力度要适宜 F:滴片的距离,滴加量会影响染色体分散效果 G:染色体标本制备后宜立即进行G显带 H:若发现染色体畸变,宜采用更多的显带技术深入研究

患者男,45岁。无明显诱因左上腹间断性疼痛15天,加重6天。患者病来偶有乏力,查体:T36.6℃,P80次/分,R16次/分,BP120/80mmHg。神清语明,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闻及异常。腹部平软,脾肋下约11.0cm,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96x10/L,淋巴细胞68.24%,血红蛋白132.0g/L,血小板59x10/L;彩超:脾脏增大,肋下长约11cm;LDH193U/L,Crea68μmol/L,BUN6.03mmol/L;免疫分型:CD19B淋巴细胞占:75.73%,考虑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CLL患者预后较差的染色体核型包括

A:12号染色体三体 B:11q C:17p D:单纯13q E:正常核型 F:Ph+ G:5q

常规染色体核型通常分析20~25个分裂中期细胞,可定义为异常克隆的情况有()

A:至少2个分裂中期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增加或结构异常 B:至少3个分裂中期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增加或结构异常 C:某些特殊易位如t(8;21)和inv(16)或t(16;16)等,只要在1个分裂中期细胞发现就能确定为异常克隆 D:至少2个细胞有一致的染色体缺失 E:至少3个细胞有一致的染色体缺失

常规染色体核型通常分析20~25个分裂中期细胞,可定义为异常克隆的情况有()

A:至少2个分裂中期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增加或结构异常 B:至少3个分裂中期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增加或结构异常 C:某些特殊易位如t(8;21)和inv(16)或t(16;16)等,只要在1个分裂中期细胞发现就能确定为异常克隆 D:至少2个细胞有一致的染色体缺失 E:至少3个细胞有一致的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核型“46,XY,del6q”表示()

A:6号染色体长臂等臂染色体 B:6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 C:6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D:6号染色体短臂部分重复 E:6号染色体长臂易位

染色体分析:核型46,XX,t(4;11)(p13;q13),其含义是()

A:女性,46条染色体,第4号和第11号染色体发生易位,断裂点在第4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和第11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 B:女性,46条染色体,第4号和第11号染色体发生易位,断裂点在第4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和第11号染色体长臂1区3带 C:男性,46条染色体。第4号和第11号染色体发生易位,断裂点在第4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和第11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 D:女性,46条染色体,第4号和第11号染色体发生插入,发生在第4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和第11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 E:女性,46条染色体,第4号和第11号染色体发生易位,断裂点在第4号染色体长臂1区3带和第11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