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表面分子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其表面分子包括:CD2,CD3,CD4,CD5,CD7,CD8,TCR以及一些协同信号分子等

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的信号传递是通过

A:CD3 B:CD4 C:CD5 D:CD7 E:CD8

 患者女,15岁,因“体检发现甲状腺肿大1周”来诊。无自觉症状。查体:甲状腺肿大,没有超过胸锁乳突肌,质软,光滑,无触痛。实验室检查:T 90 mmol/L(正常值65~169 mmol/L),T 1.9 mmol/L(正常值1.1~3.1mmol/L),TSH 3.0 mU/L(正常值0.6~4.0 mU/L)。

甲状腺放射活性碘摄取及T抑制试验结果可能是

A:3 hI 摄取率20%,24 hI 摄取率45%,T给药可抑制 B:3 hI摄取率20%,24 hI 摄取率45%,T给药不可抑制 C:3 hI摄取率39%,24 hI 摄取率92%,T给药可抑制 D:3 hI摄取率39%,24 hI 摄取率92%,T给药不可抑制 E:3 hI摄取率42%,24 hI 摄取率76%,T给药不可抑制

 患者男,21岁,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心悸,气促,怕热,多汗,食多,便次多,手颤9年”来诊。在县级医院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ATD)他巴唑(30 mg/d)及中药治疗1年多,甲状腺未见缩小,当地检测血T,T,促甲状腺激素(TSH)多次高于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缓解不明显。现因“ATD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来我院要求给予I 治疗。

应予以的治疗是(提示 1 周后检测:TT 5.9 nmol/L,TT 11.18 nmol/L,FT 16.1 pmol/L,FT 20 pmol/L,TSH 2.1 mU/L,TT,FT和TSH均降至正常范围,TT,FT较高。停用L-T后2周又出现T,T和TSH水平增高。患者血FT,FT 及TSH增高,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较轻,无突眼及胫前黏液水肿,TPOAb,TSAb及吸I率均正常。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无效,溴隐停治疗后血TSH及T,T 均恢复正常。与PRTH临床表现,相关检测及治疗结果相符。临床最后诊断为PRTH。)

A:I治疗 B:普萘洛尔(10 mg,3次/d) C:L-T D:优甲乐 E:溴隐停(2.5 mg,2次/d) F:地塞米松

某女性患者,6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5年。近1周来反复出现头晕、乏力、黑朦。活动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4-8-14所示。

图4-8-14提示

A:起搏器故障 B:电极导线断裂 C:磁铁试验 D:肌电干扰 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某女性患者,6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5年。近1周来反复出现头晕、乏力、黑朦。活动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4-8-14所示。

图4-8-14出现长间距的原因为

A:感知不良 B:感知过度 C:起搏功能障碍 D:感知过度+起搏功能障碍 E:感知不良+起搏功能障碍

T细胞表面分子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其表面分子包括:CD2、CD3、CD4、CD5、CD7、CD8、TCR以及一些协同信号分子等。

可用于鉴定Th/T细胞的抗原是

A:CD2 B:CD3 C:CD4 D:CD7 E:CD8

为研究肺癌患者肺组织中的DNA加合物含量(个/10核苷酸)与吸烟的关系,某研究者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了12名肺癌患者肺组织中DNA加合物含量(y),并调查其每日吸烟量(x),结果如下表。

若每日吸烟量也服从正态分布,对该资料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则t与t的关系是

A:t>t B:t C:t=t D:t≥t E:t≤t

设指令由取指、分析、执行3个子部件完成,每个子部件的工作周期均为△t,采用常规标量流水线处理机。若连续执行10条指令,则共需时间是( )。

A:8△t B:10 △t C:12△t D:14△t

(105~107 题共用题干) 女性,45岁。两侧颈部淋巴结无病性肿大1个月,无原因发热3天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5℃,双颈部各触及2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为2.5×1.5cm大小,左腹股沟可触及1个1.5×1cm大小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巩股无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肋下0.5cm,脾肋下1cm,化验 Hb 115g/L. WBC8.2X109/L, plt 149X109/L,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见弥漫性小~中等大小细胞浸润,细胞免疫表型: CD5(+), CD20(+), CyClinD1(+)。

其可能的染色体异常是()。

A:t(8;14) B:t(11;14) C:t(11;18) D:t(14;18)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