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因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四肢发麻,身体不适就诊。查体:面色深红,略发绀,口唇及黏膜紫红,下肢肿胀并发现有发绀,脾大,心,肺正常,其他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红细胞7.20x10/L,血红蛋白227 g/L,白细胞计数18.2x10/L,血小板623x10/L。骨髓穿刺:干抽现象,深红色。

如拟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首选的鉴别试验是

A:红细胞容量绝对值 B: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血红蛋白电泳 C:骨髓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 D:血型糖蛋白分析 E:BFU-E造血细胞培养 F:血清EPO水平

 患者男,67岁,因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四肢发麻,身体不适就诊。查体:面色深红,略发绀,口唇及黏膜紫红,下肢肿胀并发现有发绀,脾大,心,肺正常,其他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红细胞7.20x10/L,血红蛋白227 g/L,白细胞计数18.2x10/L,血小板623x10/L。骨髓穿刺:干抽现象,深红色。

拟排除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主要依据是

A:红细胞持续增多 B:全血细胞增多 C:脾肿大 D:四肢发麻 E:口唇及黏膜紫红 F:下肢肿胀并发现有发绀

病历摘要: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红细胞2.5x10/L,Hb 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下列哪些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血象特征

A:血小板增多 B:白细胞增多 C: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增加 E:血沉增加

男性,48岁。腹泻2d,每天10余次,大便黄稀,有少许粘冻伴轻度左下腹痛及里急后重感就诊。体检:除左下腹轻压痛及肠鸣音活跃外,无其他异常,临床疑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作为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下列哪类病人在流行病学上意义欠重要

A:急性典型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B:急性非典型细菌性痢疾(轻型) C: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D:慢性细菌性痢疾隐匿型 E:带菌者

男性,40岁,发热3d伴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0余次,量少,有粘冻及脓血。大便光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粘液(++),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腹痛,腹泻,脓血便是菌痢病人典型症状,其原因为

A:内毒素被吸收后激活白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B:外毒素对肠粘膜损伤 C:痢疾杆菌侵入粘膜下层引起炎症 D:痢疾杆菌侵入粘膜固有层后引起小血管痉挛从而形成浅表溃疡 E:痢疾杆菌及内毒素,外毒素共同作用

某患者女性,30岁,Hb80g/L,涂片可见椭圆形红细胞增多

若椭圆形红细胞占18%,主要见于

A:正常人 B:缺铁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镰形细胞贫血 E: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某患者女性,30岁,Hb80g/L,涂片可见椭圆形红细胞增多

若椭圆形红细胞占55%,主要见于

A:骨髓纤维化 B:缺铁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镰形细胞贫血 E: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该研究中疫苗对细菌性痢疾的保护率是

A:89% B:0.3% C:1.2% D:90% E:75%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