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个月。出生后即发现左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内。查体:左阴囊空虚,未触及睾丸,右侧睾丸发育正常。
若患儿2岁隐睾仍未下降,应采取的治疗是
A: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 B:左侧睾丸切除 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D:睾酮治疗 E:内科保守治疗至6岁,如仍不下降,行左睾丸下降固定术
患儿女,10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2年来就诊。无夜盲史。检查:双眼视力为0.1,验光结果:OD:-1.5 DS,OS:-1.75 DS,双眼矫正视力0.2;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你主要考虑的疾病是(提示:半年后随访观察,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到0.06,眼底检查:双眼黄斑颞侧视网膜出现散在黄色斑点,黄斑色泽正常,中心凹光反射略减弱,其余同初诊时眼底改变。FFA检查:除脉络膜湮灭征征象外。双眼黄斑区及对应于黄斑颞侧的黄色斑点处,出现了斑点状“窗样缺损”荧光损害,荧光异常范围大于眼底检查所见范围。)
A:视网膜色素变性 B:Stargardt病 C: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D: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 E:Best氏病 F:格子状色素上皮营养不良
患儿,6个月。右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内,查右阴囊空虚未触及睾丸,左侧发育正常。
该患儿应采取何种治疗( )
A:睾酮治疗 B:现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C:右睾丸切除 D:右睾丸牵引固定 E:等到1岁仍不下降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患儿,6个月。右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内,查右阴囊空虚未触及睾丸,左侧发育正常。
若患儿2岁半隐睾仍未下降应采取的治疗是( )
A:睾酮治疗 B:右睾丸切除 C:右睾丸牵引固定 D:等到6岁仍不下降行右睾丸牵引固定术 E:现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某男性患者,31岁,双眼视力下降伴轻度眼球转动痛5天。双眼矫正视力0.2,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瞳孔直径约4mm,直接对光反射略迟钝,晶状体透明。眼压正常。既往病史无特殊,否认眼部、颜面部及头颅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病史。
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颜色正常,C/D=0.2,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该患者视野检查结果可能为
A:中心暗点 B:视野正常 C: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缺损 D:生理盲点扩大 E:哑铃状暗点
某女,69岁,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后,右眼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明显下降,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服用去痛片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在当地卫生院应用抗菌素眼药水后,仍有眼痛症状,既往否认有类似病史,家族中亦未见有遗传病史。
你认为下列哪些处理较为妥当 提示:病人经降眼压、缩瞳及对症处理,病者自觉症状大大减轻,右眼角膜透明,瞳孔缩小至正常,眼压测量下降至正常范围。
A:继续以前治疗不变 B:停用静脉用药,其余局部用药不变 C:停药后观察眼压变化,如眼压升高则手术 D:依前房角情况及眼压水平,择期施行手术 E:眼压正常后即时停止用药 F:应用激光治疗为妥 G:无论眼压高低与前房角宽窄,作小梁切除为妥 H:左眼如有可能需作预防性手术 I:眼压正常后则长期用药治疗较为安全
女患儿,11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2年来就诊。无夜盲史。检查:双眼视力为0.1,验光结果:OD:-1.5 DS、OS:-1.75 DS,双眼矫正视力0.2;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你主要考虑的疾病是 ( 提示:半年后随访观察,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到0.06,眼底检查:双眼黄斑颞侧视网膜出现散在黄色斑点,黄斑色泽正常,中心凹光反射略减弱,其余同初诊时眼底改变。FFA检查:除脉络膜湮灭征征象外。双眼黄斑区及对应于黄斑颞侧的黄色斑点处,出现了斑点状“窗样缺损”荧光损害,荧光异常范围大于眼底检查所见范围。)
A:视网膜色素变性 B:Stargardt病 C: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D: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 E:Best氏病 F:格子状色素上皮营养不良
某男性患者,31岁,双眼视力下降伴轻度眼球转动痛5天。双眼矫正视力0.2,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瞳孔直径约4mm,直接对光反射略迟钝,晶状体透明。眼压正常。既往病史无特殊,否认眼部、颜面部及头颅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病史。
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颜色正常,CD=0.2,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该患者视野检查结果可能为
A:中心暗点 B:视野正常 C: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缺损 D:生理盲点扩大 E:哑铃状暗点
某男性患者,26岁,左耳听力下降3天,伴耳鸣、眩晕、恶心、呕吐。检查见双耳外耳道及鼓膜正常。纯音测听示左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声阻抗结果正常。
目前我国关于特发性突聋治疗有效的标准为
A:0.25~4kHz各频率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 B:以上各频段平均听阈提高到此次患病前水平 C:以上各频段平均听阈提高50dB以上 D:以上各频段平均听阈提高30dB以上 E:以上各频段平均听阈提高15~30dB F:以上各频段平均听阈改善不足1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