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6岁,因鼻塞,鼻涕带血就诊,纤维鼻咽镜见鼻咽顶部局部黏膜粗糙不平,有一1cmx1cmx0.5cm大小的结节。
活检镜下如图所示,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 ( ) 
A:鼻咽鳞状细胞癌 B:Burkitt淋巴瘤 C:鼻咽血管纤维瘤 D:鼻咽腺癌 E:鼻咽泡状核细胞癌
某男性患者,18岁,阵发性鼻腔出血,伴有鼻塞、流涕2年入院。查体:体温36.7℃,呼吸20次/分,脉搏82次/分,血压123/78mmHg,鼻咽部可见一分叶状红色肿物,表面光滑而富有血管。查血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
为了解鼻咽部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A:CT B:电子纤维鼻咽镜 C:DSA或MRA D:PET-CT E:B超
某男性患者,46岁,以"因回吸鼻涕带血3个月,右耳听力下降10天"就诊。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回吸鼻涕带血,多为陈旧性血液,无鼻塞、头痛、咳痰等表现,未诊治。近10天出现右耳听力减退、伴耳鸣,无眩晕、耳痛、耳流脓等。临床检查见:右侧耳道通畅,右鼓膜完整、内陷,鼓室有积液;鼻腔未见异常,间接鼻咽镜检查见右侧咽隐窝处黏膜粗糙不平,稍隆起。右侧颈部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根据以上表现,回答如下问题。
如诊断为鼻咽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鼻咽癌以女性居多,约为男性的两倍 B:我国是世界各大洲中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 C:鼻咽癌的发病率为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之首 D:鼻咽癌多发于鼻咽侧壁 E:颈淋巴结转移率低 F:病理以腺癌较多见
某女性患者,46岁,因“鼻塞、涕血6月,右耳闷胀感并复视1周”入院。患者约6月前开始出现鼻塞及回吸涕中带血,于诊所就医,诊断为“鼻炎”,予口服抗生素治疗,症状仍反复出现。1周前,患者自觉右耳出现闷胀感及听力下降,同时出现复视。于我科门诊就医,检查EB病毒VCA-IgA(+)、EB病毒EA-IgA(+)。入院体检:鼻咽顶后壁及右咽隐窝见肿物;右侧颈深上区扪及一肿块约2cm大小,质地硬;右侧眼球外展活动受限;右侧鼓膜呈琥珀色,活动差;音叉检查右耳呈传导性聋。
如果考虑是鼻咽癌,需与下列哪些疾病鉴别
A:鼻咽结核 B:鼻咽滤泡增生 C:鼻咽坏死性肉芽肿 D: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E:鼻咽纤维血管瘤 F:恶性淋巴瘤 G:慢性鼻炎
某男性患者,46岁,鼻塞、涕中带血2周。查体颈部淋巴结增大。专科检查发现,鼻咽腔黏膜肿胀,右侧咽隐窝消失。CT表现如下图。 
关于鼻咽癌,表述正确的是
A:以鳞癌居多 B:早期可表现为鼻咽侧壁平坦、僵直、咽隐窝消失 C:常伴囊变或钙化 D:注射对比剂后,肿瘤呈轻度强化 E:对骨的侵犯可为单纯性骨破坏、骨质硬化或两者兼有 F:病变常沿颅底孔道侵犯
检查见鼻咽顶部呈桔瓣样增生,阻塞后鼻孔的是
A:急性腺样体炎 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C:腺样体肥大 D:慢性扁桃体炎 E:鼻咽癌
某男性患者,18岁,阵发性鼻腔出血,伴有鼻塞、流涕2年入院。查体:体温36.7℃,呼吸20次/分,脉搏82次/分,血压123/78mmHg,鼻咽部可见一分叶状红色肿物,表面光滑而富有血管。查血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
为了解鼻咽部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以下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A:CT B:电子纤维鼻咽镜 C:DSA或MRA D:PET-CT E:B超
某男性患者,46岁,以"因回吸鼻涕带血3个月,右耳听力下降10天"就诊。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回吸鼻涕带血,多为陈旧性血液,无鼻塞、头痛、咳痰等表现,未诊治。近10天出现右耳听力减退、伴耳鸣,无眩晕、耳痛、耳流脓等。临床检查见:右侧耳道通畅,右鼓膜完整、内陷,鼓室有积液;鼻腔未见异常,间接鼻咽镜检查见右侧咽隐窝处黏膜粗糙不平,稍隆起。右侧颈部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根据以上表现,回答如下问题。
如诊断为鼻咽癌,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鼻咽癌以女性居多,约为男性的两倍 B:我国是世界各大洲中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 C:鼻咽癌的发病率为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之首 D:鼻咽癌多发于鼻咽侧壁 E:颈淋巴结转移率低 F:病理以腺癌较多见
患者,男,46岁,因鼻塞、鼻涕带血就诊,纤维鼻咽镜见鼻咽顶部局部黏膜粗糙不平,有一1cm×1cm×0.5cm大小的结节。活检镜下如图所示,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
A:鼻咽鳞状细胞癌 B:Burkitt淋巴瘤 C:鼻咽血管纤维瘤 D:鼻咽腺癌 E:鼻咽泡状核细胞癌
患者,男,46岁,因鼻塞、鼻涕带血就诊,纤维鼻咽镜见鼻咽顶部局部黏膜粗糙不平,有一1cm×1cm×0.5cm大小的结节。 活检镜下如图所示,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 
A:鼻咽鳞状细胞癌 B:Burkitt淋巴瘤 C:鼻咽血管纤维瘤 D:鼻咽腺癌 E:鼻咽泡状核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