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2岁,因“不洁性交史后1个月,惊恐,焦虑1周”来诊。1个月前有过1次不洁性交史,1周前听说对方被诊断为淋病正在治疗中,惊恐万状,焦虑失眠,到多家医院就诊,查淋球菌均为阴性,仍反复要求做多种性病检查。

本病的病因可能是

A:有些患者具有胆怯,害羞,依赖,内向等性格 B:部分患者有受不适当卫生宣教或精神创伤等诱因 C:遗传素质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D:体内缺乏锌,铜等微量元素而致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下也可发病 E:长期精神紧张 F:性生活过度 G:输血

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发生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2年,病情加重1个月,伴发热,头痛就诊。查体T39.8℃,面部对称蝶形红斑,患者不能准确回答提问,伴定向障碍,颈部轻度抵抗。

本病组织病理变化为

A:表皮角化过度 B:表皮萎缩 C: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D:毛囊角栓 E:真皮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F:胶原纤维嗜酸性变性

某医院口腔科为一所小学743名小学生提供口腔保健服务,主要进行了龋病检查和龋病预防项目。

如果想反映这些学生龋病的严重程度,可采用的指数是

A:龋失补指数 B:龋均 C:患龋率 D:龋病发病率 E:无龋率

在我国白喉已属少见病。今年计划免疫调查中发现某些省市仍有地区性流行,并且发病年龄推迟,成人发病明显增多。

本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A:中毒性肾病 B:周围神经麻痹 C:中毒性心肌炎 D:喉梗阻 E:支气管肺炎

患儿女,9个月。近期因肺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3天来腹泻,7~8次/天,大便含泡沫多,有豆腐渣样细块。查体:眼窝,前囟略凹,口腔黏膜有白色乳凝块样物,心,肺,腹未见异常。

本病最主要的诱因是

A:轮状病毒感染 B:侵袭性大肠杆菌感染 C: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 D:应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 E:小婴儿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

患者曲某,男,33岁,农民。1个月前躯干部位出现皮下结节,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偶有癫痫发作而就诊入院。仔细问病史,有食生菜、排节片史。查体:T36.5℃,BP140/80mmHg,皮下结节约黄豆大,本皮色,硬度似软骨,可移动。脑CT显示额叶有多个低密度灶,囊尾蚴皮内试验及抗体均阳性。入院后手术摘取一皮下结节作病理检查,报告为猪囊尾蚴,本病诊断为:皮肌型囊尾蚴病和脑囊尾蚴病。给予脱水、杀虫及抗癫痫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

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是

A:患者经常食生菜 B:皮下有活动结节 C:活检皮下结节为猪囊尾蚴 D:囊尾蚴皮内试验阳性 E:有排节片史

患者张某某,男性,33岁,农民。1个月前躯干部位出现皮下结节,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偶有癫痫发作而就诊入院。仔细问病史,有食生菜、排节片史。查体:T36.5℃,BP140/80mmHg,皮下结节约黄豆大,本皮色,硬度似软骨,可移动。脑CT显示额叶有多个低密度灶,囊尾蚴皮内试验及抗体均阳性。入院后手术摘取一皮下结节作病理检查,报告为猪囊尾蚴,本病诊断为:皮肌型囊尾蚴病和脑囊尾蚴病。给予脱水、杀虫及抗癫痫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

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是

A:患者经常食生菜 B:皮下有活动结节 C:活检皮下结节为猪囊尾蚴 D:囊尾蚴皮内试验阳性 E:有排节片史

某女性患者,25岁,因反复发生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2年,病情加重1个月,伴发热、头痛就诊。查体T39.8℃,面部对称蝶形红斑,患者不能准确回答提问,伴定向障碍,颈部轻度抵抗。

本病组织病理变化为

A:表皮角化过度 B:表皮萎缩 C: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D:毛囊角栓 E:真皮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F:胶原纤维嗜酸性变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