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生儿,孕40周,因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出生体重3.7kg。生后1小时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及吸气性三凹征,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有力,腹平软,肝不大。现疑似患儿为胎粪吸入综合征。
该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听诊一侧呼吸音减弱,可能发生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气胸 D: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__ E:颅内出血
4岁儿童,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当时检查呼吸为0次/分,心率为10次/分。
当该患儿呼吸道通畅后仍无自主呼吸,在采用辅助通气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A:口对口呼吸的频率为40次/分 B:口对口呼吸的吸入氧浓度为<18% C:每次停止吹气后放开患儿鼻孔 D:常用的自膨胀复苏气囊递送的氧浓度为30%~80% E:口对口呼吸吹气时可见胸廓抬起
病历摘要:男孩,早产儿,体重2000g,有胎内窘迫史,生后Apgar评分1分钟为3分,5分钟为6分。生后4小时患儿呼吸急促,呻吟,有呼吸暂停。查体:T37.0℃,精神差,鼻翼煽动,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张力松弛。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下列情况可进行气管插管作机械通气?
A:当氧流量提高到28及CPAP提高到0.078 kPa (8cmH
O)时仍不缓解 B:患儿的PaCO
高于6.05~7.98 kPa (50~60 mmHg) C:反复呼吸暂停 D:患儿的PaO2 保持在6.65~11.97 kPa (50~90 mmHg) E:SaO
<80% F:SaO
>85%cm G:应用CPAP治疗无效,PaO
<6.7 kPa (<50mmHg) H:PaCO
<6.7 kPa (<50mmHg)
男,25岁,车祸致头部外伤,肋骨骨折,经治疗后稍好转。2天前突发进行性呼吸窘迫,经给氧后效果欠佳。查体:唇发绀,呼吸40次/分,双肺满布湿性啰音。胸部X线照片:两肺有边缘模糊的肺纹理增多阴影。
患者经给氧后病情无改善,且发绀加重,呼吸频率加快。血气分析:PaO
5.33kPa(40mmHg),PaCO
4kPa(30mmHg),患者出现了哪种并发症 ( )
A:心力衰竭 B:肺水肿 C:支气管肺炎 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E:气胸
患者病情危重处于濒死期,呼吸极不平稳,表现为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该患者的呼吸为
A:浮浅呼吸 B:潮氏呼吸 C:深大呼吸 D:呼气性呼吸困难 E:间断呼吸
患者男性,47岁。因误服大量巴比妥类药物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呼吸呈周期性变化: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转为浅慢,经过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又重复上述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该患者的呼吸节律称为
A:陈-施呼吸 B:毕奥呼吸 C:浮浅性呼吸 D:鼾声呼吸 E:库斯莫呼吸
患者男性,47岁。因误服大量巴比妥类药物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呼吸呈周期性变化: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转为浅慢,经过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又重复上述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该呼吸节律中呼吸变为深快的主要机制是
A: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 B:高度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高度缺氧刺激呼吸中枢,使其兴奋性增强 D: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刺激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 E: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
患者男性,47岁。因误服大量巴比妥类药物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呼吸呈周期性变化: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转为浅慢,经过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又重复上述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一段时间后,患者表现为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在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出现。此呼吸称为
A:鼾声呼吸 B:毕奥呼吸 C:陈-施呼吸 D:浮浅性呼吸 E:库斯莫呼吸
某女性患者,53岁,既往体健。发热、咳嗽伴呼吸困难3天入院。入院后第2天出现病情加重,呼吸急促,伴烦躁,血压80/40mmHg,呼吸38次/分,心率110次/分,律齐,两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血气分析(FiO
50%):pH7.34,PaO
50mmHg,PaCO
30mmHg,胸片示两中下肺纹理增多模糊,斑片状阴影,心胸比例正常。血象WBC24.3×10
/L,N88%。
下列关于ARDS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
A:呼吸窘迫的特点为呼吸浅快,频率>28次/分 B:因本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水肿,故不会出现管状呼吸音 C:早期体征为双侧肺底湿啰音 D:X线胸片演变过程符合肺水肿,不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E:血气分析仅表现为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
某男性患者,31岁,反复发作性喘息6年,再发3天来诊,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4次/分,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哮鸣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无杂音。
若应用足量解痉平喘药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2天,病情仍无好转,患者呼吸浅快、神志不清,PaO
50mmHg,PaCO
80mmHg。此时应采取的救助措施为
A:高浓度吸氧 B:应用呼吸兴奋剂 C: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D: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静滴 E: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F:静推纳洛酮促进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