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处方:  乳糖 88.8g    糖粉 38.0g    10%硝酸甘油乙醇溶液 0.6g 硝酸甘油    淀粉浆 适量    硬脂酸镁 1.0g 制成1000片(每片含硝酸甘油0.5mg)

下列关于硝酸甘油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制成空白颗粒,将硝酸甘油的乙醇溶液拌入空白颗粒的细粉中 B:为缩短干燥时间,应在80℃干燥 C:作为舌下片,硝酸甘油片的硬度不宜大 D:应注意混合的均匀性,可过两次筛 E:制备过程中应防止受热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硝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A: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B: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C: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D: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E:硝酸-硝酸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

处方:乳糖 88.8g 糖粉 38.0g 10%硝酸甘油乙醇溶液 0.6g 硝酸甘油 淀粉浆 适量 硬脂酸镁 1.0g 制成1000片(每片含硝酸甘油0.5mg)

以下关于硝酸甘油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首先制成空白颗粒,将硝酸甘油的乙醇溶液拌入空白颗粒的细粉中 B:为缩短干燥时间,应在80℃干燥 C:作为舌下片,硝酸甘油片的硬度不宜大 D:应注意混合的均匀性,可过两次筛 E:制备过程中应防止受热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磷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是因为()。

A: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B: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C: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D: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E:硝酸-硝酸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磷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

A: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B: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C: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D: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E:硝酸硝酸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硝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A: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B: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C: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D: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E:硝酸-硝酸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硝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A: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B: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C: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D: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E:以上都不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