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6岁。因肺部感染出现反复发热,体温高达39.5℃,医嘱予抗生素治疗,乙醇拭浴降温。
乙醇拭浴前置热水袋于患者足底的目的是
A:防止脑水肿 B:防止心律失常 C:使患者感觉舒适,并有利于散热 D:减轻头部充血 E:防止头痛
氯霉素滴耳剂的制备处方:氯霉素20g,乙醇160ml,甘油加至1000ml。制法:称取氯霉素,溶于乙醇中,必要时过滤;加甘油至1000ml,混合均匀,分装于灭菌,干燥的容器中,即得。
配制时,应该将氯霉素先溶于
A:乙醇 B:甘油 C:热乙醇 D:热甘油 E:乙醇-甘油混合物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硝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A: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B: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C: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D: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E:硝酸-硝酸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磷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是因为()。
A: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B: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C: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D: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E:硝酸-硝酸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磷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
A: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B: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C: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D: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E:硝酸硝酸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
关于混合加压站先混合后加压的配置方式描述正确的是()。
A:混合站位置在前,加压站位置在后 B:加压站位置在前,混合站位置在后 C:几种煤气先经过混合站混合后再进入加压站加压后供用户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硝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A: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B: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C: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D: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E:硝酸-硝酸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硝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A: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B: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 C: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D: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