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仪属于精密仪器,使用要求比较严格,一般都要进行光源检查和波长校正。

关于波长校正的说法正确的为

A:可用镨钕玻璃校正 B:温度对波长的精度无影响 C:标准重铬酸钾溶液不能用来校正波长 D:波长精度在+_6~+_7nm可不调整 E:不能通过光源检查来筛选波长

《中国药典》所川的测定方法是

维生素C含量测定

A:碘量法 B:银量法 C:气相色谱法 D:铈量法 E:双波长UV法

关于双波长测定不正确的是()。

A:次波长一般要比主波长小100nm左右 B:双波长可以消除部分来自标本的非化学反应干扰 C:被测物在主、次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应有较大的差异 D:干扰物在主、次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应尽可能的接近 E:以主波长减次波长计算吸光度值

关于双波长测定不正确的是 ()

A:副波长的设定主要是为了提高检测的精密度 B:双波长可以消除样本中对测定有干扰的物质的影响 C:被测物在主、次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应有较大的差异 D:干扰物在主、次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应尽可能接近 E:以主波长减去副波长的吸光度值计算结果

用双波长进行标本物质含量测定时,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脂浊一般使用700nm/660nm波长来检测 B:过量的脂浊、黄疸和溶血总是引起测定结果偏高 C:溶血可以使用600nm/570nm波长来检测 D:通过检测可以在结果计算中给予扣除,以提高结果可靠性 E:黄疸一般使用505nm/480nm波长来检测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依据是

A:SMZ与TMP在200-400nm有吸收峰 B:在两个测定波长处干扰组分的吸收度应相等 C:在两个测定波长处被测组分的吸收度应不等,相差越大越好 D:在两个测定波长处两者吸收度应相等 E:在λ1处用干扰组分作空白,在λ2处测定被测物吸收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含量时,在306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而不在249nm波长测定的原因是

A:在306nm波长处吸收度最大 B:在306nm波长测定吸收度稳定 C:在306nm波长处测定时,抗氧剂维生素C无干扰 D:在249nm波长无吸收 E:在249nm波长处维生素C无吸收

用双波长测定样品时,有关副波长不正确的是:()

A:副波长能补偿发光灯每次闪动给结果造成的差异 B:样品在副波长处的吸光度应为“0” C:副波长可有助于去除内源性色源 D:副波长应远离主波长

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为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从400~600nm,每隔10nm进行连续测定,现已测完480nm处的吸光度,欲测定490nm处吸光度,调节波长时不慎调过490nm,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反向调节波长至490nm处 B:反向调节波长过490nm少许,再正向调至490nm处 C:从400nm开始重新测定 D:调过490nm处继续测定,最后再补测490nm处的吸光度值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