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2岁,因“阴道出血”来诊。患者无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史,无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症状。B型超声:右腹腔上方低回声团,考虑肾上腺来源肿瘤可能。CT:右肾上腺占位。手术见右肾上腺区一肿瘤,5 cmx3 cmx3 cm,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4 cmx3 cmx3 cm。切面质软,淡黄灰褐色,可见灶性出血。镜下:肿瘤一侧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核有多形性,大小不一,可见个别巨核细胞,核浆比例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分裂0~3个/10HPF。肿瘤细胞大多成片排列,但可见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的菊形团结构。可见灶性坏死及血管内瘤栓。
该肿瘤的鉴别诊断包括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嗜铬细胞瘤 C: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 D:神经内分泌癌 E:神经母细胞瘤 F:后腹膜肿瘤浸润肾上腺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
镜检如图所示,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 B:肿瘤细胞呈丛状或梁状,片块状排列 C:间质中有丰富的血窦围绕细胞丛或小梁 D:部分区可见假菊形团和细胞间细纤维出现 E:部分可见中央角化的癌巢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
有关该肿瘤错误的描述有 ( )
A:80%发生在5岁以下 B:肿瘤多呈结节状,界清质软 C:常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D:肿瘤组织中出现较多向成熟方向分化的成分提示预后较好 E:为低度恶性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
该肿瘤细胞免疫组化相关表达有 ( )
A:Vimentin 阳性 B:EMA阳性 C:LCA阳性 D:CK阳性 E:NSE,NF阳性
关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如果肿瘤CD30(-),CD117(+),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卵黄囊瘤 B:畸胎瘤 C:无性细胞瘤 D:胚胎性癌 E:非妊娠性绒毛膜癌
关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关于无性细胞瘤,叙述正确的是
A: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 B:OCT4胞质阳性 C:EMA阳性 D:80%发生于单侧卵巢 E:与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免疫表型不同
患者女,42岁,因“进行性高血压1年”来诊。肾CT:右肾上腺占位。尿3-甲氧基-4-羟苦杏仁醛(VMT)升高。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拟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处理措施有(提示肿瘤切除后,血压逐渐下降至70/30mmHg。)
A:静脉注射麻黄碱 B:静脉注射阿托品 C:泵注去甲肾上腺素 D:泵注异丙肾上腺素 E:快速输血,补液 F:静脉注射毛花苷丙 G:适当减浅麻醉
患者女性,53岁,因阵发性头痛,头晕,胸闷,心悸5年,加重3个月入院,诊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拟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提示:患者经术前准备,目前血压控制良好,电解质正常,血容量得到适量补充,拟于次日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提问: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麻醉方法首选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 B:麻醉方法首选全身麻醉 C:术中应采用长效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和心率 D:因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故无需动脉和中心静脉测压监测 E:嗜铬细胞瘤切除后,仍需维持降压 F:术中严密观察,注意有无胸膜损伤或气胸的发生
患者女性,53岁,因阵发性头痛,头晕,胸闷,心悸5年,加重3个月入院,诊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拟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提示:患者在气管全麻和有创监测下开始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虽然术中持续进行人工降压麻醉,但术者瘤体操作时的血压一直维持在170~130/100~80mmHg,当嗜铬细胞瘤瘤体切除后,患者血压迅速由170~130/100~80mmHg,下降至70~80/40~50mmHg。提问:血压迅速下降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A:急性心衰 B:降压麻醉药物的继续作用 C:腹腔镜气腹压压迫外周血管 D:血容量相对不足 E:外周血管失去嗜铬细胞瘤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刺激而扩张 F:高血糖反应
某男性患者,69岁,被诊断为“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为
A:透明细胞癌 B:乳头状癌 C:嫌色细胞癌 D:肾集合管癌 E:未分类肾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