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岁,发作性咳喘5年余,春秋季易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个月,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镇咳,平喘治疗后可缓解。近2年病情加重,全年均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 μg,2次/d”治疗,患者自觉效果不佳未规律使用。

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提示 患者职业为教师,变应原检测结果为:猫,狗皮毛中度过敏,但患者及亲属家中未饲养宠物。追问病史,患者因为顾虑激素的不良反应未规律使用,且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错误。经过医师的解释和药物吸入方法的传授后,患者开始规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 μg,2次/d ,1个月后复查,自述症状有改善,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77%,但仍述间断喘息,患者追述近2年间断咳脓痰,有时痰为棕色。)

A:痰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 B: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 C:胸部CT D:支气管镜检查 E:痰涂片抗酸杆菌

 患者男,53岁,陕西农民,因“发热5d”来诊 。体温最高39.3℃,无头痛,咽痛;病后按“感 冒”予以消炎退热治疗。查体:T39.0℃,P120次 /min,BP120/90mmHg;双侧腋下及肩背部皮肤可见少许出血点,球结膜轻度充血,水肿;双肾区轻度叩痛。实验室检查:血WBC13.12x10/L,PLT53x10/L;尿蛋白(++)。

对确定诊断有价值的有(提示入院后高热不退 ,当晚急查血常规:Hb162g/L,WBC22.49x10 /L,N0.89,PLT46x10/L; PTA0.81,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轻度升高。)

A:性别 B:年龄 C:发病季节 D: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E:发热6d F: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 G:尿蛋白(++) H:D-二聚体增多

患者女,35岁。乏力,腹胀,消瘦半年。查体:贫血貌,肝于右肋下1cm,脾于左肋下5cm;Hb90g/L,WBC152x10/L,分类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BPC400x10/L,NAP积分降低。

患者一直遵医嘱服用伊马替尼治疗2年。近1周来持续高热,脾大平脐。血常规:Hb50g/L,WBC20x10/L,BPC24x10/L。为了确诊,首选的检查是

A:染色体分析 B:X线柱查 C:细菌培养 D:骨髓穿刺 E:NAP积分

患者女,42岁,发作性咳喘5年余,春秋季易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个月,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镇咳,平喘治疗后可缓解。近2年病情加重,全年均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 μg,2次/d”治疗,患者自觉效果不佳未规律使用。

需要进行的检查是(提示 患者职业为教师,变应原检测结果为:猫,狗皮毛中度过敏,但患者及亲属家中未饲养宠物。追问病史,患者因为顾虑激素的不良反应未规律使用,且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错误。经过医师的解释和药物吸入方法的传授后,患者开始规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 μg,2次/d ,1个月后复查,自述症状有改善,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77%,但仍述间断喘息,患者追述近2年间断咳脓痰,有时痰为棕色。)

A:痰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 B: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 C:胸部CT D:支气管镜检查 E:痰涂片找酸杆菌

某女性患者,46岁。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1个月,加重4天,伴晕厥一次。曾生一男孩和一女孩,顺产,平时月经量多。查体:面色苍白,巩膜不黄,皮肤无出血点,肝脾未及,血压及脉搏正常。急查血常规:WBC4.6×109/L,Hb50g/L,Plt170×109/L。

提示:住院后经输血,患者头晕.乏力.心悸好转。血常规t:WBC5×109/L,Hb80g/L,MCV56fl,MCHC28%,Plt200×109/L,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应考虑的诊断是

A:MDS B:巨幼细胞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AA F:铁粒幼细胞贫血 G:缺铁性贫血 H:慢性病性贫血

某男性患者,52岁,有慢性乙型肝炎病20余年,近半年感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伴肝区疼痛,消瘦约5kg。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胸部蜘蛛痣一个,肝肋下约2cm,剑突下4cm,质硬,边缘钝,脾肋下2cm,上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ALT120U/L,AST250U/L,AKP65U/L,T-Bili32μmol/L,D-BiLi17μmol/L,A18g/L,G25g/L,Hb100g/L,WBC3.7×10/L,PLT90×10/L。

患者B超示右肝实质性暗区10cm×5cm,AFP1080μg/ml。患者进行以下哪项治疗较合适

A:手术治疗 B:放疗 C:全身化疗 D:肝动脉栓塞化疗 E:中医治疗 F:生物治疗 G:免疫治疗

某男性患者,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住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左右。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I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L,总胆红素68μmol/L,直接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

住院第4天复查:PT和PTA2分钟不凝(9月29日~10月12日期间5次监测),监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最低达17×10/1),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15秒,D-二聚体1.2mg/L(正常值0~0.3mg/L),纤维蛋白原1.1g/L(正常值2.0~4.0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50g/L(正常值5~10mg/L)。根据上述表述,患者合并有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微血管损伤 F: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加重

某男性患者,55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

住院第4天复查PT和PTA2分钟不凝(9月29日~10月12日期间5次监测),监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最低达17×10/L),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15秒,D-二聚体1.2mgL(正常值0~0.3mg/L),纤维蛋白原1.1g/L(正常值2.0~4.0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50g/L(正常值5~10mgL)。 根据上述表述,患者合并有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微血管损伤 F: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加重

女性,27岁,已婚2年,GP,婚后一直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但意外妊娠,于孕50天行人工流产术。

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后1个月,月经量增多1倍,且月经间期有点滴出血。B型超声检查提示环位置正常,血Hb:105g/L,对其处理不正确的是

A:立即取出宫内节育器 B:给予治疗3个周期,如不见效取出IUD C:补充铁剂 D:吲哚美辛25mg,tid×7 E:氨基己酸2g,tid×7

某男性患者,53岁。有慢性乙型肝炎病20余年,近半年感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伴肝区疼痛,消瘦约5kg。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胸部蜘蛛痣一个,肝肋下约2cm,剑突下4cm,质硬,边缘钝,脾肋下2cm,上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ALT 120U/L,AST 250U/L,AKP65U/L,T-Bili32μmol/L,D-Bili17μmol/L,A18g/L,G25g/L,Hb100g/L,WBC3.7×10/L,PLT90×10/L。

患者B超示右肝实质性暗区10cm×5cm,AFP1080μg/ml。患者进行以下哪项治疗较合适

A:手术治疗 B:放疗 C:全身化疗 D:肝动脉栓塞化疗 E:中医治疗 F:生物治疗 G:免疫治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