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量法测定操作中,为了防止游离的溴和碘挥散逸失,应使用( )
A:锥形瓶 B:烧杯 C:碘量瓶 D:容量瓶 E:量杯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j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i(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I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I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
TcO
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5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l(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1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1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
TcO
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F:近期服用倍他乐克的干扰
关于容量瓶的正确说法是()
A:有刻度 B:无刻度 C:容量瓶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配制好的溶液 D:容量瓶可以用来长期存放配制好的溶液
下列测定中必须使用碘量瓶的有()。
A:KMnO4法测定H2O2 B:溴酸盐法测定苯酚 C:间接碘量法测定Cu2+ D:用已知准确浓度的Na2S2O3溶液标定I2
间接碘量法中,将碘量瓶置于暗处是为了()。
A:避免碘的挥发 B:避免I-被空气氧化 C:避免杂质掉入 D:保持低温
SH/T0234碘乙醇法测定轻质石油产品的碘值标准中要求在碘量瓶中加入150mL蒸馏水,其目的是()。
A:稀释标准溶液 B:防止碘挥发 C:碘与水反应生成次碘酸 D:便于摇动碘量瓶
容量瓶的使用错误的是()
A:容量瓶不能加热,也不能盛放热溶液 B:若长期不用,磨口塞处应涂以凡士林密封保存 C:溶液定量稀释时,用移液管或吸量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直接放入容量瓶,然后加溶剂至刻度线,混匀即可 D: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用来贮存溶液 E:容量瓶在使用前先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溴量法测定药物含量时,要求在碘量瓶中进行滴定的目的是
A:操作方便 B:防止溶液溅出 C:防止碘的挥发逸出 D:防止溴的逸出 E:防止盐酸的挥发
碘量法中使用碘量瓶的目的是( )。
A:防止碘的挥发 B:防止溶液与空气的接触 C: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D:防止溶液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