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操作技能
下列有关薄层色谱法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锻石膏常作为薄层板的粘合剂 B:为消除实验因素的影响须采用对照品在同一块板上展开 C:常用于药品的鉴别和杂质检查 D:无色物质不宜用薄层色谱法 E:展开容器的密封度对展开效果影响不大
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操作技能
以下有关薄层色谱法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锻石膏常作为薄层板的粘合剂 B:为消除实验因素的影响须采用对照品在同一块板上展开 C:常用于药品的鉴别和杂质检查 D:无色物质不宜用薄层色谱法 E:展开容器的密封度对展开效果影响不大
下列关于薄层色谱法点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样点直径以2~4mm为宜 B:点间距离为2~3cm C:点样基线距离底边2.0cm D:点样时切勿损伤薄层板表面 E: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
关于薄层色谱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活性级别的氧化铝和硅胶,硅胶含水量比氧化铝低 B:组分极性越强,被极性吸附剂吸附得越牢固,越难被洗脱剂洗脱 C:铺好的薄层板必须自然晾干经活化后才能使用 D:所谓薄层板的活化,是指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或部分除去吸附剂中的水分,以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下列有关薄层色谱法概念不正确的是()
A: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的颗粒度应比吸附柱色谱中的吸附剂颗粒度粗 B:薄层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与柱色谱法相似,所以又称敞开的柱色谱法 C:薄层色谱法具有快速、灵敏、仪器简单、操作简便之特点 D:薄层色谱法中用于定性分析的主要参数是各斑点的Rf值与Rst值
影响薄层色谱法比移值的因素有
A:温度 B:薄层厚度 C:展开剂 D:吸附剂 E:边缘效应
关于薄层色谱法操作的一般方法,正确的有
A:薄层板使用前应在110℃活化30分钟 B:点样基线距底边1.0~2.Ocm C:点样直径为0.5~1.Ocm D:样点间距离以不影响检出为宜,一般为l.O~2.Ocm E:展开时,薄层板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底边2.0~3.Ocm
关于薄层色谱法操作的一般方法,正确的有()
A:薄层板使用前应在110落化30分钟 B: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 C:点样直径为0.5~1.0cm D:样点间距离以不影响检出为宜,一般为1.0~2.0cm E:展开时,薄层板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底边2.0~3.0cm
下列关于薄层色谱法点样的错误说法是
A:样点直径以2~4mm为宜 B: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 C:长间距离为2~3mm D:点样时勿损伤薄层表面 E: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
以下有关薄层色谱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供试品、对照品点在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显色后,供试品、对照品比移值一致,可认为供试品与对照品是同一物质 B:如果没有对照品,可采用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法进行杂质限量检查 C:配制好的展开剂倒入层析缸后可立即用于薄层板的展开 D:应根据供试品的性质选取不同种类的薄层板 E:薄层色谱法可用于供试品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