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
这三次投毒之间的关系为:( )
A:属同一个故意杀人行为的三个动作,构成一个故意杀人罪 B:分别构成两个故意伤害罪和一个故意杀人罪,轻罪故意伤害罪为重罪故意杀人罪所吸收,是吸收犯 C:三者之间存在着牵连关系,是牵连犯 D: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两罪,属累犯
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
甲对乙先投毒后,又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并协助治疗,使乙脱离了生命危险,并向公安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行为,甲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哪些行为特征:(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自首 D:立功
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
甲向乙投毒的行为构成如下哪些罪名?( )
A:故意伤害罪 B:故意杀人罪 C:投毒罪 D:投放危险物质罪
用悬液法测试200mg/L有效氯的杀菌时,进行试验的消毒使用液应该是
A:硬水配制,200mg/L有效氯 B:硬水配制,250mg/L有效氯 C:PBS配制,250mg/L有效氯 D:蒸馏水配制,200mg/L有效氯 E:蒸馏水配制,250mg/L有效氯
某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测定尿蛋白含量为200mg,坚持训练一周后测定尿蛋白含量为100mg,该运动员应()。
A:加量训练 B:原量训练 C:减量训练 D:停训检查
某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测定尿蛋白含量为200mg,坚持训练一周后测定尿液崐蛋白含量为100mg,该运动员应()。
A:加量训练 B:继续原量训练 C:减量训练 D:停训检查
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
甲向乙投毒的行为构成如下哪些罪名?()
A:故意伤害罪 B:故意杀人罪 C:投毒罪 D:投放危险物质罪
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
这三次投毒之间的关系为:()
A:属同一个故意杀人行为的三个动作,构成一个故意杀人罪 B:分别构成两个故意伤害罪和一个故意杀人罪,轻罪故意伤害罪为重罪故意杀人罪所吸收,是吸收犯 C:三者之间存在着牵连关系,是牵连犯 D: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两罪,属累犯
工作场所一氧化碳含量大于100mg/m3但不超过200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A:1.5h B:1h C:0.5h D:15min~2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