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2岁。腹部钝性伤术后5天,出现高位小肠瘘。每天漏出液体达3000ml。
漏出液体的性质是
A:喝下去的水 B:小肠液 C:渗出的液体 D:胃液 E:消化液
新生儿药动学的吸收特点中:
吸收
A:直肠给药亦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吸收效果,对新生儿的治疗作用有限 B: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流量,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比例等密切相关 C:最重要的脏器是肝,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健全 D: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发育不全,药物消除能力极差 E:个体差异
复方碘口服溶液是一种液体制剂,其处方为:碘50g,碘化钾100g,水适量制成。1000ml其制法:取碘与碘化钾,加水100ml溶解后,再加适量的水使成1000ml,即得。
提示 液体制剂可按分散系统分为均相液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下列哪些是非均相液体制剂
A:乳剂 B:混悬剂 C:低分子溶液剂 D:高分子溶液剂 E:溶胶剂
复方碘口服溶液是一种液体制剂,其处方为:碘50g,碘化钾100g,水适量制成。1000ml其制法:取碘与碘化钾,加水100ml溶解后,再加适量的水使成1000ml,即得。
提示 制备液体制剂时,为了提高某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加入附加剂。以下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复方碘口服溶液中的碘化钾为助溶剂 B: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C:增溶剂是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D: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 E:碘化钾增加碘溶解度的机制是KI与碘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KI3
液体接种法
A: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B:多用于生化试验管的接种 C:主要用于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 D:主要用于液体标本中细菌计数 E:主要用于含杂菌标本的分离培养
下列关于吸收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吸收是用液体净化排气中有害气体的一种方法 B: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C:用于吸收的液体称为吸收质 D:为提高吸收效率,通常采用气液逆流方式
下列关于吸收法说法错误的是()。
A:吸收法是指用适当的液体溶剂来处理气体棍合物,使其中一个或几个组分溶解于溶剂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B:吸收法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组分在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将其中溶解度小的组分分离出来 C:在空分氮洗联合流程中,用液氮吸收一氧化碳,可得到所需的氢、氮比例一定的混合气 D:在小型制氧机中用碱液洗涤空气,以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
液体吸收法采样对吸收液的要求是()
A:吸收液无色 B:挥发性大 C:对被采集物溶解度大或反应速度快 D:采样过程有泡沫 E:对被采集物只能溶解,不能起反应
下列关于吸收法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法是指用适当的液体溶剂来处理气体混合物,使其中一个或几个组分溶解于溶剂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B:吸收法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组分在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将其中溶解度小的组分分离出来 C:在空分氮洗联合流程中,用液氮吸收一氧化碳,可得到所需的氢、氮比例一定的混合气 D:在小型制氧机中用碱液洗涤空气,以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