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某地环境监测部门对该地某项目进行了环保验收监测(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2年7月取得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项目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三类功能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锅炉年运行小时按8000h,当地政府对该项目锅炉下达的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SO
27t/a,烟尘19t/a。锅炉环保验收监测结果如下表。
已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锅炉过量空气系数为1.8,三类区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I时段为350mg/m
,I2时段为250mg/m
;SO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I1时段为1200mg/m
,I2时段为900mg/m
。 
SO
浓度和烟尘浓度是否符合三类功能区的标准要求?( )
A:SO
浓度和烟尘浓度都符合 B:SO
浓度和烟尘浓度都不符合 C:SO
浓度符合,烟尘浓度不符合 D:SO
浓度不符合,烟尘浓度符合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污染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是有它的本身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决定的,空气中污染物一般可分为气态和气溶胶两大类。
常见的气态污染物包括提示:气态是某些污染物质,在常温下以气体形式分散在空气中。
A:蒸气 B:HCHO C:氯化氢 D:VOC E:O
.SO
F:氯气 G:NO.NO
H:烟 I:轻雾
与某学校相邻的自来水厂院内有一钢瓶,在搬运过程中钢瓶阀门断裂,导致大量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外泄。泄漏的气体随风扩散到该学校,使师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明显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该类气体损伤的病变部位和程度与下列哪项因素关系不大
A:气体的化学结构 B:气体水溶解度 C:气体的浓度 D:气体的接触时间 E:机体的应激能力
与某学校临近的一个自来水厂内有一个钢瓶阀门断裂,导致大量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外泄,泄露的气体随风扩散到该学校,导致师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明显的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该类气体损伤的病变部位和程度与下列哪项因素关系不大
A:气体的化学结构 B:气体水溶解度 C:气体的浓度 D:气体的接触时间 E:机体的应激能力
污染物浓度指数不能体现污染物对人和环境的不同危害程度的原因是()
A:不同污染物对人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不一样 B:不同污染物的浓度不应该相加 C:所有的测量数据不准确 D:综合指数不能反映具体的细节问题
在线分析中气体浓度的表示方法有:气体摩尔分数、体积分数、()、质量分数。
A:质量浓度 B:物质的量浓度 C:气体常数 D:相对含量
气体状态污染物包括( )。
A:原子状态污染物 B:离子状态污染物 C:分子状态污染物 D:颗粒状态污染物 E:蒸汽状态污染物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9/m3。
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E: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