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

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

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 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 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 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 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 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

男,4岁。右腹股沟部有一小包块1年余,平时平卧后可缩小,此时平卧后包块不缩小且有触痛。查体:右侧阴囊肿胀,内可触及肿块。

术中见疝内容物系小肠,疝环狭小,小肠不易还纳,此情况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A:稍加压力待小肠还纳 B:松解内环解除压迫,判断肠管血运 C:行嵌顿小肠外置术,水肿消退后二期手术还纳肠管 D:切断陷窝韧带,扩大疝环后还纳肠段 E:将腹股沟韧带切断,扩大疝环后还纳肠管

男,4岁。右腹股沟部有一小包块1年余,平时平卧后可缩小,此时平卧后包块不缩小且有触痛。查体:右侧阴囊肿胀,内可触及肿块。

若患儿在术中发现疝内容物系小肠,且肠管发黑,应如何处理

A:肠切除术后行McVay修补术 B:坏死肠段切除肠吻合复位后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C:坏死肠管外置术 D:切开疝环,还纳肠管后行Bassini修补术 E:剖腹行肠切除吻合术

 患者女,20岁。反复咳嗽,咳痰2年,一直以慢性支气管炎就诊。2周前行胸片检查示左上肺不张,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左固有上叶支气管腔内见疣状肿物,突入管腔,表面光滑。病理活检提示小细胞肺癌可能大。予以CE方案化疗2疗程后行左上肺叶切除术。

该患者术后治疗,正确的是

A:可考虑干扰素治疗或术后随访观察 B:术后辅助化疗 C:术后辅助放疗 D:为预防复发,可术后特罗凯靶向治疗 E:继续CE方案化疗4疗程

患者女,20岁。反复咳嗽,咳痰2年,一直以慢性支气管炎就诊。2周前行胸片检查示左上肺不张,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左固有上叶支气管腔内见疣状肿物,突入管腔,表面光滑。病理活检提示小细胞肺癌可能大。予以CE方案化疗2疗程后行左上肺叶切除术。

该患者术后治疗,正确的是

A:可考虑干扰素治疗或术后随访观察 B:术后辅助化疗 C:术后辅助放疗 D:为预防复发,可术后特罗凯靶向治疗 E:继续CE方案化疗4疗程

用于稀释的容器( )

A:25ml小锥形瓶 B:10ml量筒 C:25ml滴定管 D:5ml刻度吸管 E:25ml容量瓶

某男患儿,3岁玩耍后不停哭闹伴呕吐6小时,右腹股沟部有一小包块1年余,平时平卧后可缩小,此时平卧后包块不缩小且有触痛。查体:右侧阴囊肿胀,内可触及肿块,肿块呈蒂状延至腹股沟部

术中见疝内容物系小肠,疝环狭小,小肠不易回纳,此情况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A:稍加压力待小肠回纳 B:松解内环解除压迫,判断肠管血运 C:行嵌顿小肠外置术,水肿消退后二期手术回纳肠管 D:将腹股沟韧带切断,扩大疝环后回纳肠管 E:切断陷窝韧带,扩大疝环后回纳肠段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的方式是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的方式是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某女,63岁,要求镶全口义齿,当义齿蜡型制做完成后,采用分装法装盒

塑料磨光的基本原则,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合理使用磨具 B:先粗后细 C:先平后光 D:粗磨不重要 E:磨光步步都关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