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4岁,右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经典型)术后3年,右腋下淋巴结(0/18),ER及PR均阳性,CerbB-2阴性,术后内分泌治疗中。现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1周,活动度差,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左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行乳房切除及同侧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大体检查:左乳肿瘤形态不规则,3.9 cmx3.1 cmx2.8 cm,边界不清,质硬,切面灰白色。
浸润性小叶癌更为常见的转移部位是
A:骨 B:肺 C:子宫,卵巢 D:脑膜以及其他的浆膜性组织 E:胃肠道
患者男,22岁,因“睡眠中发作性肢体大幅度活动伴嘶叫6年”来诊。每次发作持续30 s左右,随即清醒,有时成簇发作。既往体健。EEG:局灶性癫痫样放电。
关于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叙述正确的有
A:属于脑发育不良的一种类型 B:大多数患者具有遗传背景 C:大多数在成年发病 D:多伴有癫痫发作 E:是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一个常见病因 F:颅脑MRI有相对特异性表现,如局部皮质增厚,灰白质界限模糊等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伴咳嗽入院 。病初有流涕,咽痛,继之发热38℃,伴全身不适。咳嗽无痰,无咯血,呈不规则热型。血白细胞计数9.1x10
/L,中性0.75。X线显示两下肺段片状浸润。既往体健。曾应用过β- 内酰胺类,大环内酯,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病情无改善。入院体检无阳性发现。
重复CT检查,左下叶后基底段病灶有明显吸收,而左上叶出现新的浸润灶。其诊断考虑( 提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通畅。血管超声检查肺活检病理显示: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 单核细胞为主部分成簇团样分布,肺间质增厚伴少量纤维化。诊断肉芽肿性炎症可能,因组织太少,难以肯定。)
A:变应性肺炎 B:隐原性机化性肺炎 C:肺泡细胞癌 D:肺淋巴瘤 E:肺结核病 F:支气管肺炎 G:军团菌肺炎 H: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伴咳嗽入院。病初有流涕,咽痛,继之发热38℃,伴全身不适。咳嗽无痰,无咯血,呈不规则热型。血白细胞计数9.1x10
/L,中性0.75。X线显示两下肺段片状浸润。既往体健。曾应用过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病情无改善。入院体检无阳性发现。
重复CT检查,左下叶后基底段病灶有明显吸收,而左上叶出现新的浸润灶。其诊断考虑(提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通畅。血管超声检查肺活检病理显示: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单核细胞为主部分成簇团样分布,肺间质增厚伴少量纤维化。诊断肉芽肿性炎症可能,因组织太少,难以肯定。)
A:变应性肺炎 B:隐原性机化性肺炎 C:肺泡细胞癌 D:肺淋巴瘤 E:肺结核病 F:支气管肺炎 G:军团菌肺炎 H: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某男性患者,55岁,右眼红痛、视力下降10天。10天前被玉米叶划伤右眼,后出现右眼畏光、流泪、眼红、眼痛,视力进行性下降。眼科检查见:Vod0.05,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浸润灶呈牙膏样外观,可见卫星灶,前房积脓约1mm。
角膜卫星灶还可见于
A:细菌性角膜炎 B:病毒性角膜炎 C: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D: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E:蚕蚀性角膜溃疡
局灶性脂肪浸润影像表现不正确的是
A:病灶呈片状,仅于1~2个层面上显示,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呈移行性 B:可有占位效应,周围血管可见推移受压现象,肝脏边缘可见膨出 C:多数呈水样或脂肪密度,也可略高密度 D:增强后强化不如正常肝组织及脾脏,可见到血管影进入病灶区 E: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
某女性患者,37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伴咳嗽入院。病初有流涕、咽痛,继之发热38℃,伴全身不适。咳嗽无痰,无咯血,呈不规则热型。血白细胞计数9.1×109
/L,中性0.75。X线显示两下肺段片状浸润。既往体健。曾应用过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病情无改善。入院体检无阳性发现。
重复CT检查,左下叶后基底段病灶有明显吸收,而左上叶出现新的浸润灶。其诊断考虑(提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通畅。血管超声检查肺活检病理显示: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单核细胞为主部分成簇团样分布,肺间质增厚伴少量纤维化。诊断肉芽肿性炎症可能,因组织太少,难以肯定。)
A:变应性肺炎 B:隐原性机化性肺炎 C:肺泡细胞癌 D:肺淋巴瘤 E:肺结核病 F:支气管肺炎 G:军团菌肺炎 H: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局灶性脂肪浸润影像表现错误的是()
A:病灶呈片状,仅于1~2个层面上显示,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呈移行性 B:可有占位效应,周围血管可见推移受压现象,肝脏边缘可见膨出 C:多数呈水样或脂肪密度,也可略高密度 D:增强后强化不如正常肝组织及脾脏,可见到血管影进入病灶区 E: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
局灶性脂肪浸润影像表现不正确的是()。
A:增强后强化不如正常肝组织及脾脏,可见到血管影进入病灶区 B:病灶呈片状,仅于1~2个层面上显示,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呈移行性 C:多数呈水样或脂肪密度,也可略高密度 D:可有占位效应,周围血管可见推移受压现象,肝脏边缘可见膨出 E: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