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5岁,半年前因情绪低落,言语少,活动减少,自杀未遂就诊,诊断:抑郁症,予以抗抑郁剂治疗,症状渐缓解。1个月前,患者自行停药,渐出现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活动少,多卧床。近1周患者出现不语,不动,不食,不饮,双目凝视,面无表情,无吞咽动作。无随意运动,全身肌肉紧张,呼之不应。

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抑郁症木僵状态 B:药源性木僵状态 C:心因性木僵状态 D:选择性缄默症 E:分裂症木僵状态

 患者男,42岁。因“凭空闻声,自语,懒散5年,加重1个月”入院,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接受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一直未获完全缓解,目前仍服用利培酮2mg/d。既往史阴性,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固执。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者仍诊断为分裂症,进一步收集病史资料,以往用药最高剂量为氟哌啶醇16mg/dx90d,舒必利1800mg/dx90d,利培酮2mg/dx40d。)

A: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B:合并心理治疗 C:换用五氟利多 D:肌内注射长效抗精神病针剂 E:增加利培酮剂量至治疗量,观察疗效 F:换用奥氮平 G:告知护理人员注意监督患者服药 H:合并碳酸锂

 患者男,42岁。因“凭空闻声,自语,懒散5年,加重1个月”入院,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接受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一直未获完全缓解,目前仍服用利培酮2mg/d。既往史阴性,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固执。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按照《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关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观点正确的是(提示:按照上述方案,抗精神病药物在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观察6周后病情仍未见好转,幻听仍然存在。病例讨论认为该患者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A:过去3年中2种抗精神病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 B:过去5年中3种(至少2种不同化学结构)抗精神病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 C:氯氮平治疗无效 D:电休克治疗无效 E:慢性精神分裂症属于难治性分裂症之一 F:患者始终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G:虽经充分维持治疗和预防治疗,病情仍复发或恶化 H:过去3年中2种不同化学结构的抗精神病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

患者男,44岁,因“活动后及饱食后胸闷3年”来诊。胸闷症状休息后可缓解。患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查体: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脏查体:窦性心律,HR 75次/min,未闻及杂音。

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包括

A:主动脉瓣狭窄 B:室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肺纤维化 E:冠心病 F:冠状动脉肌桥

 患者女,33岁,因“突发多尿2周”来诊。明显口渴,多饮,每日饮水6~7 L。既往体健。初步考虑尿崩症。

下列症状或体征中,与尿崩症无关的是

A:周期性麻痹 B:头痛 C:可有精神症状 D:高钠血症 E:乏力

患者,男性,45岁。搬抬重物后出现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3天来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时发现患者小腿外侧及趾的针刺觉减退。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

A:胸12~腰1 B:腰1~2 C:腰2~3 D:腰3~4 E:腰4~5

患者男性,26岁,患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治疗一段时间后,躁动不安,幻觉妄想等症状得到控制,目前出现明显震颤,流涎等症状。

此不良反应症状应属于

A:过敏反应 B:急性肌张力障碍 C:帕金森症 D:__不能 E:迟发性运动障碍

某女性患者,35岁。既往体健。突然发生多尿2周,明显口渴,多饮,每日约饮水6~7L。初步考虑尿崩症。

以下哪种症状或体征与尿崩症无关

A:周期性瘫痪 B:头痛 C:可有精神症状 D:高钠血症 E:乏力

某女性患者,35岁,因“突发多尿2周”来诊。明显口渴,多饮,每日饮水6~7L。既往体健。初步考虑尿崩症。

以下症状或体征中,与尿崩症无关的是

A:周期性麻痹 B:头痛 C:可有精神症状 D:高钠血症 E:乏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