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岁女性患者,右侧乳房片状浸润性红斑,表面有轻度糜烂和结痂,病程慢性,无异常物质接触史,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学示:表皮Paget细胞。

以下不是Paget细胞的特点的是

A:体积较大 B:细胞圆形 C:胞质淡染 D:PAS染色阴性 E:耐淀粉酶

患者女性,18岁。发热2周,体温38~39℃,伴刺激性干咳,咽痛。X线胸片示两肺下野按小叶分布的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WBC10x10/L。

系统抗感染治疗2周后,胸片斑片影基本吸收,体温正常,但患者仍有轻微咳嗽,复查支原体抗体1:320,下一步处理为

A:继续抗感染治疗至胸片斑片影完全吸收 B: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恢复至阴性 C: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下降 D:继续抗感染治疗至咳嗽完全消失 E:可以出院

我国南方某市2003年2月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9℃~41℃,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伴有畏寒,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部分有干咳,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

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流行性感冒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大叶性肺炎 E:肺结核

我国南方某市2003年2月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9℃~41℃,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伴有畏寒,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部分有干咳,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

为了控制这次流行,采取了一些措施,不正确的是

A:全城预防接种疫苗 B:与患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C: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和护理患者 D: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 E:对患者的物品,住所及逗留过的公共场所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患者徐某,35岁,发热(>38℃),气促,肺部啰音,WBC计数不升高,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疑似SARS。

应对该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消化道隔离 B:接触隔离 C:昆虫隔离 D:严密隔离 E:保护性隔离

某女性患者,18岁,发热2周。体温38~39℃,伴刺激性干咳、咽痛。胸片示两肺下野按小叶分布的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WBC10×10/L。

系统抗感染治疗2周后,胸片斑片影基本吸收,体温正常,但患者仍有轻微咳嗽,复查支原体抗体1:320,下一步处理为

A:继续抗感染治疗至胸片斑片影完全吸收 B: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恢复至阴性 C: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下降 D:继续抗感染治疗至咳嗽完全消失 E:可以出院

某女性患者,66岁,右侧乳房片状浸润性红斑、表面有轻度糜烂和结痂,病程慢性,无异常物质接触史,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学示:表皮Paget细胞。

以下不是Paget细胞的特点的是

A:体积较大 B:细胞圆形 C:胞质淡染 D:PAS染色阴性 E:耐淀粉酶

某女性患者,35岁,外阴多处白色斑片状病变,略增厚,界限清楚,取活检后镜下见上皮显著增厚,过度角化,未见异型,真皮浅层见少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该病例应诊断为

A:外阴增生性营养不良 B:外阴萎缩性营养不良 C:外阴上皮内瘤变 D:尖锐湿疣 E:脂溢性角化病

男性,15岁,自幼双掌跖红斑及角化过度,逐渐向手背、足背扩展,面部及颈、臀部片状潮红浸润性肥厚斑片,表面有片状鳞屑。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可能诊断()

A:弥漫性掌跖角化病 B:点状掌跖角化病 C: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D:汗孔角化症 E: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