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6岁。主因少尿,浮肿5d,发热,咳嗽2d入院。尿蛋白(+++)。
化验血结果:24h尿蛋白定量。120mg/(kg·d),白蛋白20g/L,胆固醇9.72mmol/L。肾活组织检查呈微小病变型。血Na120mmol/L,补体C3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该患儿可能的诊断
A:上呼吸道感染 B:支气管肺炎 C:肾炎性肾病 D:单纯性肾病 E:泌尿系感染 F:急性肾小球肾炎 G:IgA肾病 H:电解质紊乱
某女性患者,26岁,产后2d,头痛。产前妊高征,血压达200/130mmHg。MRI显示如下图。

此患者的诊断为
A:静脉窦闭塞 B:高灌注脑病 C:脑梗死 D:脑炎 E:脑水肿
某女性患者,26岁,产后2d,头痛。产前妊高征,血压达200/130mmHg。MRI显示如下图。

有关高灌注脑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也称为高血压性脑病,或后部可逆性脑白质病 B:病变恢复较慢 C:后部循环常见 D:也可累及基底节和脑干,少数患者也可见出血 E:对症治疗,如降血压、降颅压等。
某女性患者,26岁,产后2d,头痛。产前妊高征,血压达200/130mmHg。MRI显示如下图。

有关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A: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急性动脉性高血压,如先兆子痫或子痫,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或恶性高血压或嗜铬细胞瘤等 B:脑血管收缩痉挛,引起血-脑脊液屏障破坏,间质液体堆积在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区,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 C:脑血管的自身调节功能障碍时,脑血管有可能出现被动性扩张 D:血压恢复正常后,病变可恢复 E:大脑前部循环不受交感神经支配,对自身血压变化的调节较弱
某女性患者,69岁,头痛、恶心2周,加重2d。头CT显示如下图。

关于该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病变与脑实质边界不清,跨越大脑镰提示病变位于轴内 B:病变密度较高,提示内部伴发出血 C:病变邻近颅骨可见骨质肥厚,支持病变位于轴外 D:病变形态不规则,周围水肿明显,支持病变位于轴外 E: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增强检查 F:CT平扫可以评价病变与硬脑膜的关系
某女性患者,69岁,头痛、恶心2周,加重2d。头CT显示如下图。

可能的诊断是 ( 提示 头颅CT增强及CT灌注成像(脑血流量及表面渗透值明显升高)显示如下图。)
A:脑膜瘤 B:成胶质细胞瘤 C:少枝胶质细胞瘤 D:节细胞胶质瘤 E: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F:室管膜瘤
某女性患者,69岁,头痛、恶心2周,加重2d。头CT显示如下图。

可能的诊断为 ( 提示 进一步MRI检查显示如下图。)
A:脑膜瘤 B:成胶质细胞瘤 C:少枝胶质细胞瘤 D:节细胞胶质瘤 E: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F:室管膜瘤
某女性患者,69岁,头痛、恶心2周,加重2d。头CT显示如下图。

CT、MR支持病变位于轴外的征象是
A:病变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 B:病变邻近的蛛网膜下腔增宽 C:病变呈等T1等T2信号影 D:大脑镰可见明显强化,CBV及PS明显升高 E:病变周围水肿明显 F:病变占位效应明显
某女性患者,56岁,右侧肢体无力3d。头颅CT显示如下图。 
可能的诊断为 ( 提示 2d后复查,CT显示如下图。)
A:急性脑血肿 B:转移瘤伴出血 C:胶质瘤伴出血 D:少枝胶质细胞瘤伴出血 E:血液系统病变伴脑出血 F:脑脓肿 G:血管畸形伴出血
某女性患者,78岁,因“嗜睡2d”来诊。慢性咳嗽、咳痰史20余年,近5年活动后气促;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促加重;近2d嗜睡。血常规:WBC18.6×10
L,N9×10
/L。血气分析:pH7.29,PaO
48mmHg,PaCO
80mmHg。
如患者出现头痛、头胀、意识模糊、躁动、谵语等,应考虑
A:呼吸性酸中毒 B:肺性脑病 C:窒息先兆 D:休克早期 E:脑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