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33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如下图A、B、C所示。

图C应诊断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窦性心动过速,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某男,33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如下图A、B、C所示。

图C的发生机制为

A:有效不应期延长 B: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 C: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E: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某女性患者,26岁,产后2d,头痛。产前妊高征,血压达200/130mmHg。MRI显示如下图。

此患者的诊断为
A:静脉窦闭塞 B:高灌注脑病 C:脑梗死 D:脑炎 E:脑水肿
某女性患者,26岁,产后2d,头痛。产前妊高征,血压达200/130mmHg。MRI显示如下图。

有关高灌注脑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也称为高血压性脑病,或后部可逆性脑白质病 B:病变恢复较慢 C:后部循环常见 D:也可累及基底节和脑干,少数患者也可见出血 E:对症治疗,如降血压、降颅压等。
某女性患者,26岁,产后2d,头痛。产前妊高征,血压达200/130mmHg。MRI显示如下图。

有关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A: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急性动脉性高血压,如先兆子痫或子痫,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或恶性高血压或嗜铬细胞瘤等 B:脑血管收缩痉挛,引起血-脑脊液屏障破坏,间质液体堆积在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区,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 C:脑血管的自身调节功能障碍时,脑血管有可能出现被动性扩张 D:血压恢复正常后,病变可恢复 E:大脑前部循环不受交感神经支配,对自身血压变化的调节较弱
某女性患者,56岁,右侧肢体无力3d。头颅CT显示如下图。 
可能的诊断为 ( 提示 2d后复查,CT显示如下图。)
A:急性脑血肿 B:转移瘤伴出血 C:胶质瘤伴出血 D:少枝胶质细胞瘤伴出血 E:血液系统病变伴脑出血 F:脑脓肿 G:血管畸形伴出血
某女性患者,78岁,因“嗜睡2d”来诊。慢性咳嗽、咳痰史20余年,近5年活动后气促;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促加重;近2d嗜睡。血常规:WBC18.6×10
L,N9×10
/L。血气分析:pH7.29,PaO
48mmHg,PaCO
80mmHg。
最可能的诊断为
A:Ⅰ型呼吸衰竭 B:Ⅱ型呼吸衰竭 C:呼吸窘迫综合征 D: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E:脑血管意外
某女性患者,78岁,因“嗜睡2d”来诊。慢性咳嗽、咳痰史20余年,近5年活动后气促;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促加重;近2d嗜睡。血常规:WBC18.6×10
L,N9×10
/L。血气分析:pH7.29,PaO
48mmHg,PaCO
80mmHg。
如患者出现头痛、头胀、意识模糊、躁动、谵语等,应考虑
A:呼吸性酸中毒 B:肺性脑病 C:窒息先兆 D:休克早期 E:脑疝
某女性患者,78岁,因“嗜睡2d”来诊。慢性咳嗽、咳痰史20余年,近5年活动后气促;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促加重;近2d嗜睡。血常规:WBC18.6×10
L,N9×10
/L。血气分析:pH7.29,PaO
48mmHg,PaCO
80mmHg。
若经药物治疗无效,患者自主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
A:气管切开 B:清理呼吸道 C:气管内插管 D:高浓度吸氧 E:胸外心脏按压
某男性患者,21岁,因“发热伴头痛、腰痛4d,无尿2d”来诊。查体:T39.6℃,BP75/45mmHg;意识清楚,结膜充血,胸前散在小出血点。实验室检查:血WBC16.2×10
/L,PLT7.3×10
/L;尿蛋白(++++)。
目前最紧急的治疗是
A:抗休克 B:脱水 C:强心 D:透析 E: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