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调确认 ZC 故障后, 在相应的影响区域改用() 组织行车
A:进路闭塞法 B:移动闭塞法 C:电话闭塞法 D:准移动闭塞法
前海湾站 ZC(ZC4) 故障时的影响区域为() 站间
A:长龙~黄贝岭 B:桂湾~塘朗 C:大学城~布吉站 D:赤湾~前海湾
长岭陂站 ZC(ZC5) 故障时的影响区域为() 间
A:赤湾~前海湾 B:大学城~布吉站 C:桂湾~塘朗 D:长龙~黄贝岭
黄贝岭站 ZC(ZC6) 故障时的影响区域为() 站间
A:赤湾~前海湾 B:大学城~布吉站 C:长龙~黄贝岭 D:桂湾~塘朗
NOCC ZC(ZC8) 故障时的影响区域为() 站间
A:桂湾~塘朗 B:长龙~黄贝岭 C:大学城~布吉站 D:赤湾~前海湾
运营列车车载 ATP 故障但必须载客运营时, 如车站确实没有列车引导员, 行调可组织列
车限速() 运营至终点站
A:35km/h B:45km/h C:50km/h D:60km/h
行调需确保 ATP 车载故障列车与前方列车至少有() 线路空闲
A:两个区间 B:一个区间 C:三个区间 D:四个区间
正线客车的故障处理总时间原则上控制在() 分钟内
A:7 B:8 C:9 D:10
司机接到行调发布的救援命令, 在区间以 AMC 模式运行自动停车后, 应自行改用 RM 模式
运行至距故障列车() 处停车.
A:20m B:15m C:30m D:40m
救援列车与故障列车连挂后, 必须以() 模式运行
A:AMC B:NRM C:MCS D: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