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功能G代码中,能使车床做某种运动的一组代码是()
A:G00G01G02G03G40G41G42 B:G00G01G02G03G90G91G92 C:G00G04G18G19G40G41G42 D:G01G02G03G17G40G41G42
=______.
[1dc31800fcf1daf65e5432ae6e1c8d5b.jpg]
如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Ni(s)+4CO(g)
Ni(CO)4(g)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

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

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B点代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 g氯化钠晶体折出.


【考点】固体溶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意义,明确曲线的趋势、陡度及其含义,理解曲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整合溶液的相关知识,能结合设置的问题情景来解决该问题.
【解答】解:(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曲线下面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所以,A点表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曲线向上倾斜,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溶解36g氯化钠得到饱和溶液,所以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溶质质量为;3.6g.
综上,故答案为:(1)不饱和;(2)不变;(3)3.6g
【点评】本题应用溶解度曲线的画法、意义、作用,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根据曲线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明确曲线的趋势、陡度及其含义,理解曲线上的点和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意义,来解答题目.锻炼了创新思维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连线题:(北半球)

[7e0b09b6888514c8.jpg]
已知
,则
= ;
k*s*5u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求矿井底部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 李明同学的思考过程如下:由等式GM=gR2(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R.为地球半径,g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形后得到
,则矿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g′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之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李明的答案是正确的 B:李明的答案是错误的,因为等式GM=gR2不成立 C:李明的答案是错误的,因为本题不能用等式GM=gR2求解 D:李明的答案是错误的,本题虽然能用等式GM=gR2求解,但他分析问题时出现错误
下列反应原理符合工业冶炼金属镁的是
A:2Na+MgCl2=2NaCl+Mg B: MgCl2(熔化)
Mg+Cl2 C: 2MgO
2Mg+O2 D: MgO+C
MgO+C
准备功能G代码中,能使机床作某种运动的一组代码是()。
A:G00G01G02G03G40G41G42 B:G00G01G02G03G90G91G92 C:G00G04G18G19G40G41G42 D:G01G02G03G17G40G41G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