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3岁。气急,咳嗽,发绀,RR30次/分,BP100/60mmHg,动脉血气pH 7.35,PaCO
40mmHg,PaO
45mmHg,拟“ARDS”。
对该患者采用PSV通气模式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0
)为80%,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20次/分,30min后,复查动脉血气:pH 7.36,PaCO
50mmHg,PaO
49mmHg,最合理的调整方案是 ( )
A:加用PEEP B:增大FiO
至100% C:增大潮气量至14ml/kg D:增加呼吸频率至30次/分 E:减少潮气量至5ml/kg
初产妇,26岁,孕1产0,40周妊娠。宫口开全,胎头拨露已1小时30分钟无进展,胎心率152次/分,宫缩持续50秒,间歇2~3分钟,孕妇一直用腹压
该新生儿娩出Apgar1分钟评分为2分,给予心外按摩,每分钟最佳次数应为:
A:40次 B:60次 C:80次 D:100次 E:120次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男,35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病例排除心源性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性别 B:年龄 C:突然发病 D:呼吸未达40次/分 E:肺内无湿音
某男,58岁,餐后约30分钟突然觉得左前胸压榨样闷痛,持续约40分钟,向左肩背部放射。体检:患者烦躁,P60次/分,BP12。5/9。3kPa,心率60次/分,心音低,律整,两肺无特殊,腹软,无压痛。
训练时心率变化有什么意义? 提示:住院第五周,病情稳定,给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A: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正常反应 B: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异常反应 C:心率增加少于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 D:心率增加少于10次/分要减少运动量 E: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同时伴有血压和心电图改变的应退回前一运动水平 F: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同时伴有血压和心电图改变的应停止一切训练 G:心率增加超过30次/分,同时伴有血压和心电图改变的应退回前一运动水平 H:心率增加超过30次/分,同时伴有血压和心电图改变的应停止一切训练
某患者,40岁,因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入院,体检:昏迷,瞳孔大小不等,BP60/40mmHg,P130次/分,R30次/分,且费力、不规则,需作进一步诊断
病人24h液体维持,若下午3时换上500ml药液,每分钟滴速50滴,预见何时完成
A:下午4时 B:下午4时30分 C:下午5时 D:下午5时30分 E:下午6时
某患者,40岁,因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入院,体检:昏迷,瞳孔大小不等,BP60/40mmHg,P130次/分,R30次/分,且费力、不规则,需作进一步诊断
病人采用面罩给氧,其氧流量为
A:2~4L/分 B:4~6L/分 C:6~8L/分 D:8~10L/分 E:10~12L/分
某女,24岁,气急、咳嗽、发绀,RR30次/分,BP100/60mmHg,动脉血气pH 7.35,PaCO
40mmHg,PaO
45mmHg,拟“ARDS”。
对该患者采用PSV通气模式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0)为80%,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20次/分,30min后,复查动脉血气:pH 7.36,PaCO50mmHg,PaO49mmHg,最合理的调整方案是
A:加用PEEP B:增大FiO
至100% C:增大潮气量至14ml/kg D:增加呼吸频率至30次/分 E:减少潮气量至5ml/kg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
某男性患者,36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无湿啰音,该病例排除心源性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性别 B:年龄 C:突然发病 D:呼吸未达40次/分 E:肺内无湿音
某男,58岁,餐后约30分钟突然觉得左前胸压榨样闷痛,持续约40分钟,向左肩背部放射。体检:患者烦躁,P60次/分,BP12.5/9.3kPa,心率60次/分,心音低,律整,两肺无特殊,腹软,无压痛。
训练时心率变化有什么意义? 提示:住院第五周,病情稳定,给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A: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正常反应 B: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异常反应 C:心率增加少于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 D:心率增加少于10次/分要减少运动量 E: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同时伴有血压和心电图改变的应退回前一运动水平 F: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同时伴有血压和心电图改变的应停止一切训练 G:心率增加超过30次/分,同时伴有血压和心电图改变的应退回前一运动水平 H:心率增加超过30次/分,同时伴有血压和心电图改变的应停止一切训练